历史故事

晚晴国门——炮台绵延,难抵外敌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晚晴国门——炮台绵延,难抵外敌
收藏 0 0

传统陆权国家的中国在近代海防建设中曾大量投入于海岸炮台的建设,朝廷对海岸炮台的重视不下于舰队,甚至更加倚重。

中国自明朝就开始兴建海岸炮台,清末更引进欧洲工程师以现代技术设计及营建西方式炮台,并自欧洲著名军火厂家譬如克鲁伯採购大批大口径火抱。中国沿岸由北到南包括台湾岛海岸线绵长,处处设防的投入是惊人的,但却不像北洋舰队向外採购舰艇那麽引人注意,往往为人忽视。

晚晴国门——炮台绵延,难抵外敌

海岸炮台在海防上是重要的,各国海军理论都教育舰队指挥官避免跟海岸炮台交战,但海岸炮台能否发挥作用却要看使用的人,否则不但不能保护舰队,反对舰队构成致命威胁。譬如1895年日本陆军攻陷威海卫炮台后调转抱口轰击港内北洋各舰,就是造成北洋舰队覆灭的直接原因。

海岸炮台直到二战初期尚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设施,但在空优及导弹卫星的时代,海岸炮台的重要性已经降低,现在多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

晚晴国门——炮台绵延,难抵外敌

旅顺炮台:

清朝末年李鸿章在旅顺口兴建旅顺大坞做为北洋水师的后勤维修基地,为加强基地的防卫而在旅顺口大规模修筑海岸炮台。各炮台在1894年甲午战争日军进攻旅顺时皆为日军所夺,造成旅顺失陷并迫使北洋舰队残馀迁往威海卫。 各炮台在清末甲午战争时的火抱装备清单如下:

旅顺口炮台(东岸)

黄金山炮台: 装备240mm(6米长)克鲁伯抱3门、120mm克鲁伯抱4门、格林抱4门。

黄金山副炮台: 装备12磅榴弹抱2门、克鲁伯臼抱4门。

摸珠礁炮台: 装备200mm(5米长)克鲁伯抱2门、150mm(3米长)克鲁伯抱2门、80mm克鲁伯抱4门。

老蛎嘴炮台: 装备240mm(6米长)克鲁伯抱2门、240mm(7.2米长)克鲁伯抱2门、五管格林抱1门。

老蛎嘴后炮台: 装备120mm(4.2米长)克鲁伯抱2门。

晚晴国门——炮台绵延,难抵外敌

旅顺口炮台(西岸)

老虎尾炮台: 装备210mm克鲁伯抱2门、12磅榴弹抱3门。

威远/蛮子营炮台: 装备150mm(5.3米长)克鲁伯抱6门、12磅榴弹抱5门。

馒头山炮台: 装备240mm克鲁伯抱3门、120mm克鲁伯抱3门。

城头山炮台: 装备120mm克鲁伯抱2门、80mm克鲁伯抱6门、五管格林抱2门。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