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续书中宝玉的改变不被读者接受,薛蟠有无改变?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续书中宝玉的改变不被读者接受,薛蟠有无改变?
收藏 0 0

八十回以后的续文,大致脉落上没有太大问题,只是细节太潦草、文笔太粗糙——当然是跟原著比较。如果跟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四十回续书,也算得上比较高明的精品了。

宝玉的改变,黛玉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他们从前的深刻知己,到八十回之后荡然无存。黛玉一再表现出对八股文的兴趣,几乎利欲熏心。并且两人从前都是感情强烈真挚,一言不合就要发誓生死,而在续书中黛玉完全不理解宝玉,当宝玉说到生死问题时,她居然问“难道你发了疯了?”

续书中宝玉的改变不被读者接受,薛蟠有无改变?

这样不理解自己,仅仅是凭着从前的感情痕迹,难怪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渐渐淡泊:“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但是既然移爱宝钗,为什么又要出家?简直有装神弄鬼之嫌。

与八十回中宝黛的细腻描写不同,薛蟠出场不多,又为人不齿,所以读者习惯不投放太多注意力在他身上。八十回中没太注意,续书中自己也看不出什么改变——不是没有改变,只是大家都没有注意而已。

续书中宝玉的改变不被读者接受,薛蟠有无改变?

那么,薛蟠有没有改变呢?有的。虽然只是细微之处。

门子叙述案情:“那薛公子便喝令下人动手,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去三日竟死了。”而薛蟠自己,“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并非为此而逃”。

续书中宝玉的改变不被读者接受,薛蟠有无改变?

这样一个张狂、放肆的少年,到了八十回后,却是“求太老爷开恩:小的实没有打他……”满嘴谄媚。别说薛蟠了,就是来旺儿,被传到都察院对词时,“见了青衣,反迎上去,笑道:‘起动众位弟兄,必是兄弟的事犯了。说不得,快来套上。’众青衣不敢,只说:‘好哥哥你去罢,别闹了。’”在公堂之上,他也敢说张华“糊涂东西,还不快说出来!”从容游走。难道薛蟠这呆霸王,竟然连来旺儿这小厮、下人的气度都比不上?

续书中宝玉的改变不被读者接受,薛蟠有无改变?

更可笑的,据薛家的小厮说,“大爷就骂起来了。那个人不依,大爷就拿起酒碗照着他打去。谁知那个人也是个泼皮,便把头伸过来叫大爷打。大爷拿碗就砸他的脑袋,一下子就冒了血了,躺在地下,头里还骂,后头就不言语了。”

这话是薛家的小厮向薛姨妈汇报,没必要撒谎。讲述中诸多细节,显然是亲眼所见,不可能听人转述。既然是亲眼所见,当然薛蟠打人时,这小厮也在旁边。既然有小厮在旁边,薛蟠有必要亲自动手打人吗?不是应该“喝令下人动手”吗?

续书中宝玉的改变不被读者接受,薛蟠有无改变?

柳湘莲打薛蟠时,只一动手,就“知道他是个不惯捱打的”。打架不是一边倒,习惯打人的人,往往也能挨几下打。薛蟠显然不是此类。八十回中,他除了打老婆之外,只有一次要打宝玉。可笑的是,要打宝玉,与打香菱,他都是抓起“一根门闩”来,又粗又笨,只能装幌子,而实际用途不大。别说不能跟柳湘莲的马鞭子相比,就是晴雯的“一丈青”、王熙凤的“烧红的烙铁”与“碎瓷片子”,也比“一根门闩”的杀伤力大多了。

续书中宝玉的改变不被读者接受,薛蟠有无改变?

两次描写“一根门闩”,可见薛蟠根本不会打人。不会打人,不是他不敢打人,而是从来前呼后拥、使奴唤婢,他根本没必要亲自动手打人。

续书中薛家虽然经过夏金桂的折腾而家宅反乱,并没有穷困潦倒。薛蟠出门躲避妻妾纷争,又不是离家出走,不可能不带家奴小厮。怎么就需要他亲自动手打人、而且一“碗”打死呢?只能说明续书人没有生活经历:既没有奴仆成群的生活经验,也没有行走江湖的生活经验。

续书中宝玉的改变不被读者接受,薛蟠有无改变?

研究者分析,续书人应该是塾师出身的高鹗。我没有太多史料,不敢轻置可否。但是从文笔来看,“后四十回”的作者,倒像是私塾教师这样一个小知识分子的身份。

上一篇

贾瑞为什么敢打王熙凤的主意?他哪里来的底气?

下一篇

荣国府经济困难,贾赦为何还要花800两银子纳妾?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