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满清20万人入关后,面对四亿汉人,为何能稳固统治近三百年?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满清20万人入关后,面对四亿汉人,为何能稳固统治近三百年?
收藏 0 0

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它是由我国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一共维持了将近三百年。直到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在清王朝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中,作为统治阶层的满族,总人数才将近三百万。而作为被统治阶层的汉族,总人口将近四个亿。在这种人口差距极其大的情况下,清朝是如何做到在如此长的时间里维持政权稳定,而又不被人口多于自己百余倍的汉族推翻的呢?

满清20万人入关后,面对四亿汉人,为何能稳固统治近三百年?

针对这个问题,小编查阅了相关的史籍,才明白了清王朝统治者是如何做到的。首先,面对人口多自己百余倍的汉族,清朝皇帝当然是很紧张。因此,他们主动融入到汉文化之中,对于汉文化进行深入学习,避免在文化上和汉族起冲突,让广大汉人有一种,自己人的感觉。就比如乾隆皇帝,他一生共计写了四万多首汉诗,虽然写作水平不咋样,但是乾隆通过这种行为,想要表达出自己是汉文化的接纳者,是给汉族知识分子看的。

满清20万人入关后,面对四亿汉人,为何能稳固统治近三百年?

其次,清王朝立国之后,基本完全继承了明朝的制度,让广大的汉人在从明朝向清朝过渡的时候,不适感尽可能的有所减小,避免了广大汉人的反抗。科举制度就是一个例子。清王朝在入关后,为了笼络汉人知识分子,顺治二年就开始了科举考试,并且制度完全沿袭明朝。清王朝入关后之所以如此快速的举行科举,怕的是这群饱读诗书的汉人知识分子,将精力用到别处。

满清20万人入关后,面对四亿汉人,为何能稳固统治近三百年?

此外,清王朝对于广大的普通百姓,则采取愚民政策,大兴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在统治者看来,任何新的思想都是对于统治政权的威胁,只有让人民不瞎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并且,为了防止汉人与海外势力相勾结,清朝统治者施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外国势力与本土汉人的接触,但是却使得中国落后于整个世界的发展潮流,最终在1840年被英国用巨炮轰开了国门,也加速了帝国的覆灭。

上一篇

这群中国人有些特殊,他们拥有欧洲人的血统,女人高挑貌美

下一篇

马皇后没有漂亮的容颜,却是朱元璋一生的挚爱,她依靠的是什么?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