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收藏 0 0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香港科学馆的郑和宝船模型)

胡氏夺权引众怒,八十万军下安南

自忽必烈时期,中原政权就对西南的山区与密林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征服,元朝朝廷牢牢掌控着今云南、北老、北泰和北缅等地。明朝建立后,在北元朝廷北撤,大部分蒙古贵族撤回漠北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元军追随元梁王割据西南,至1381年才被明军征服。永乐年间,明廷不仅加快了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还希望在西南扩展势力范围,在郑和下西洋的同时,明陆军也开始了一系列行动。历代皇朝在西南的第一个对手便是越族人,自秦汉起,安南便被纳入了华夏版图,是为交州,五代十国起当地越人、汉人建立王朝自立,历经数代。1380年,大越将军黎季犛击败了南方占城国(Champa,统治今越南南部的王国,印度教国家,文化与“师承”华夏的越南迥异)强大的国王制蓬峨,威望大增,又值陈朝朝廷衰落,黎季犛便起兵篡权,在1400年建立胡朝,改名胡一元,还将国号改为“大虞”。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越南南部的占城印度教寺庙遗迹)

1404年,自称是陈朝后裔的陈天平辗转来到应天见明成祖,请求明廷出兵讨伐逆贼胡氏,朱棣虽已封胡一元之子胡汉苍为安南王,但一直对胡朝表示怀疑和不信任。再加上占城王也请求明廷出兵,以及边境争端,朱棣决定派出5000人护送陈天平回越重夺王位,但这支部队在行进到支棱时(越南谅山)遭胡朝军埋伏被歼,成祖震怒。1406年九月,明大军奉诏入越。

明军兵分两路。张辅、陈旭领兵四十万攻打坡垒关(今镇南关),一伏一行,更番相济;沐晟、李彬领兵四十万攻打富令关(今越南宣光省),凿山伐木,开道进兵。十一月,两路大军会合,列营于红河北岸。上王胡一元调水陆两军,外面水军的战舰连在一起,里面岸上的陆军则用象兵对垒。明军与安南军皆隔江相望,未曾一战。张辅、沐晟采用攻心战术,下令士兵将告示写在许多木板上,放入江中。木板顺流而下,不少拾到木板的军士认为胡氏必败,且厌恶胡氏父子的苛政,失去战心,诸多安南将校投降明军。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英国公张辅)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以铳退象渡红水,防守反击灭大虞

十二月九日晚,明军攻打木丸(今河内市富川县木凡)。该州守将阮公瑰以女色自娱,全军覆没,船只全被烧毁,明军趁机建造浮桥渡过红河。十二日早晨,明军对多邦城发起了进攻,此战进行地异常惨烈,双方死伤惨重,尸体堆积将与城墙等高。为了打破战斗的僵局,越将阮宗杜等人试图率象兵突袭明军,但明军使用火铳击退了象兵,随即明军跟在象兵之后一拥而入,占领了多邦城,不久,明军趁势攻下了昇龙城(河内,当时胡朝首都在清化),大肆掳掠女子、玉帛、粮草、金银,另一方面则任命官员管理城池,招安流民,为长久计。

胡一元、胡汉苍急忙在清化布置第二道防线,强征民夫大力建造壁垒、铸造火铳、建造大船。但在昇龙陷落之后,安南许多官员认定胡朝必败无疑,纷纷逃窜。百姓也趁机作乱,许多村民领袖杀了当地官员向明军投降。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15世纪东南亚主要国家,蓝色为大越安南、黄色为占婆占城、红色为高棉、蓝紫色为阿育他亚大城、橙色为素可泰旧部、紫色为兰纳、灰绿色为澜沧)

安南军与明军在清化以北日夜相攻,不分胜负。由于夏天多雨、疾病流行,明军退往咸子关(越南兴安省文江县咸子社)建造营寨。三月三十日,胡朝军对咸子关的明军进行水陆两栖的反攻,水陆总计七万。明军也分水陆两军防御,越将胡射事先探知明军设有埋伏,不欲进兵,但在上级催促下不得不进,最终战败,咸子关一战胡朝主力几乎全部被歼灭。四月,明朝下令寻找陈朝宗室后裔,随后以陈朝宗室被杀尽为名,在安南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对安南进行直接统治,开启了越南史上“第四次北属时期”。与此同时,明军在修整后继续向清化进军。

清化守军不战自溃,明军长驱直入。五月在今河静省齐英县先后俘虏了胡一元、胡元澄(胡一元长子,但并未继位,被俘后到明廷工部任职,擅长制造兵器尤其是火器)和胡汉苍,至此明朝与胡朝的战争结束。八月,张辅、沐晟等班师回朝,都司吕毅、尚书黄福等镇守安南。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越南清化黎利像)

交趾司政难长久,蓝山黎氏举反旗

别看不少越人在明入越期间背离胡朝协助明军,但在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对他们进行直接统治后,他们又起了反心。当然,明官员的暴力行为以及分化同化的政策也是引起安南人不满的原因。1418年2月7日,来自越南清化省梁江蓝山乡的大地主黎利发动起义,自称“平定王”。明军派马骐领兵征讨。黎利引诱明军到清化锦水,用伏兵将其击退。从1419年至1424年,黎利以至灵山、蓝山乡等地为根据地,多次领兵与明军游击交战,各有胜负。1424年,黎利制定了先取茶隆,略定义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升龙的方略,在越中地区日渐坐大,明廷也不得不多派兵员赴越增援。1426年,黎利军进迫昇龙,在崒洞之战大败明军。1427年明廷派柳升再加兵十万前来增援,黎利在支棱之战中再败明军,击杀柳升。随后黎利派出使节入明,要求册封其所立的傀儡君主陈暠为王。明朝最终决定退兵,封陈暠为安南王,蓝山起义结束。仅一年后,黎利便废陈氏君主,自立为王,开启了后黎朝。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蓝山起义形势图)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位于河内的黎思诚像)

后黎朝臣服于明国,其军力迅速恢复,并在15世纪后期对占城和澜沧国(Lan Xang,即古代老挝)发起了侵略战争。1470年,黎思诚发水陆两军南下攻占城,后黎朝新军效仿明军而建,火器充足,战斗力强。占城军抵挡不住,首都沦陷后六万占族人遭屠戮,使节向明廷求援,但仅获得了口头承诺。黎思诚将国境大大南移,鼓励百姓南下同化占族人,占城原有文化成果毁于一旦。安南本想继续靠海军入侵马六甲,但被明廷喝止,黎思诚便准备向内陆拓展。

为了报复佬族对边军的杀害,1479年黎思诚攻打澜沧国,起初黎朝军进展顺利,占领了万象北部平原,并向澜沧的国都琅勃拉邦进发。澜沧王子坦卡姆(Then Kham)号召各部落男子拿起武器反抗,利用山地设伏,阻止了黎朝军进一步前进。1480年,在澜沧的安南军全部撤回国内。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法昂王Fa Ngum在1353年团结佬族诸部,建立澜沧王国)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描绘占族人在海上战斗的石雕)

麓川不服据缅北,郑和智擒锡兰王

在明军陆军对胡朝取得胜利的同时,郑和的船队正在广袤的南洋航行。关于郑和数次下西洋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朱棣派其寻找建文帝下落、解决军事复员问题、拓展海外贸易耀中华之威等等。不可否认的是,郑和的航行沟通了中华与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各国,让古人对世界的了解更进了一步。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郑和像)

1410年,郑和船队途经甘波罗王国时(即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奈儿认为郑和船队威胁其国,打算攻击郑和船队,郑和决定避战离开,不过回航时又到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觊觎船上物品,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见其军队集体进攻,防御空虚,率随从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袭并攻克其首都,生擒亚烈苦奈儿一家。锡兰山军紧急回防,被明军击败。亚烈苦奈儿一家被带往明朝,1411年六月回国献与明成祖。朱棣怜悯亚烈苦奈儿无知,将其和妻子儿女释放,给予衣食,命礼部商议,选其国人中贤者为王。最终选得贤者波罗伽罗摩巴忽六世,遣使赍引,诰封为锡兰山国王,并遣返亚烈苦奈儿。这次远在印度洋的冲突被称为明-锡兰山国战争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郑和下西洋路线)

正统年间,明军三次征伐自缅北独立并屡次袭扰滇西的勐卯(Mong Mao,又称麓川国)国王思任发思机发父子,称为撸串战争麓川战争。第一次征讨,沐晟部因被麓川军象阵围困,再遇瘴气爆发溃败;1441年第二次征讨和1443年第三次征讨,征蛮将军蒋贵都成功率军进入缅北,攻陷勐养等地,但无法擒获思氏父子,他们也坚持不服,在明军撤退后便卷土重来。1449年,明廷与麓川国达成和议,划定疆界。明朝经过连年征战,仍未彻底平息勐卯之乱,最终以盟约形式结束。期间连续发动数十万人进攻,却因疾病和复杂地形未能取得有效进展,致使大军疲惫、国库亏空,朱祁镇拒绝“罢麓川兵,专备西北”的建议,以致削弱了西北边防,坐大瓦剌势力,贻患无穷。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勐卯国达到的最大疆域)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同时期的泰国、高棉、马来亚与印度尼西亚

阿育他亚王国(Ayutthaya,又称大城王国、阿瑜陀耶王国)是南泰的强大国家,也是明朝朝贡国之一,与明关系较为和睦。这个建立于1351年的国家取代了衰落的素可泰王朝,被称为是融合了“傣族军力,孟族与高棉族行政,以及华人商业”的国家。15世纪强盛期时,阿育他亚多次和北泰的兰纳王国、澜沧王国、高棉王国以及南边的马来亚诸邦作战。

15世纪是大城的盛期,却又是高棉的衰落期。高棉帝国曾是中南半岛的霸主,其衰落原因至今未解。有学者猜测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和连年干旱使得农产量骤降,还有人认为是崛起的马六甲贸易重创了高棉经济,无论如何,一个衰落的国家自然也不会有足够强的军力保卫领土不被周边国家蚕食。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阿育他亚和兰纳两军的象兵对战)

15世纪前期与中期,满者伯夷王国仍然是印度尼西亚的强权,但这个“千岛帝国”已开始走向衰落。15世纪末,爪哇岛上巽他、淡目诸邦自立;苏门答腊岛上也出现了亚齐、帕迦鲁荣等政权,马来亚诸邦更是脱离了满者伯夷的统治。在加里曼丹(婆罗洲),渤泥国(即文莱)成为了一岛霸主。马来群岛上的许多王国与城邦国都是大明朝贡国,通过贸易从明朝那里得到了许多先进武器。同时自16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等西方势力开始渗入印度尼西亚,以坚船利炮让拥有无数贸易资源的群岛逐步沦为殖民地。菲律宾诸岛上的贸易城邦(如吕宋国、苏禄国)也是在尚未形成统一的封建国家的时候就被西方人占领了。崛起于菲律宾巴拉望岛的贸易强国苏禄国(Sulu)苏丹在1417年觐见明成祖,归国途中染病去世,葬于山东德州。苏丹的次子、三子以及部分使团成员留在德州定居。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明师入南洲,中南诸役与15世纪的东南亚诸国

(《瑞应麒麟图》,[明]沈度绘。至今,日语“长颈鹿”的发音还是”kirin”)

上一篇

历史上最著名的四个阳谋,一个比一个无解

下一篇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中原人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