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蓄辫纳妾爱小脚,民国第一国学大师输给了时代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蓄辫纳妾爱小脚,民国第一国学大师输给了时代
收藏 0 0

1894年“宜昌教案”爆发,各国的军舰随即开至武昌、汉口进行紧急戒备,妄图以武力进行恫吓,要求清政府捉凶赔款。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公署,一个身材高大面貌威严的男子正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同各国代表交涉。他的言语犀利,如同狂风夹裹着风沙扑面而来,一时之间这帮洋人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随即,他以“一个中国人”为笔名发表《为祖国和人民争辩——现代传教士与最近教案关系论》的专论,义正言辞地阐述了清朝政府的立场,此专论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在各国租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很快漂洋过海出现在了《泰晤士报》上。此时此刻,他的呼喊仿佛比坚船利炮威力更大,自此之后,人们记住了一个爱国义士的名字——辜鸿铭。

蓄辫纳妾爱小脚,民国第一国学大师输给了时代

辜鸿铭祖籍福建,早年间举家迁徙到了南洋,并且积累下了不少的财产,在当地也算的上名门望族,辜鸿铭出生之时,父亲辜紫云已经是当地橡胶园的一名主管,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西洋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辜鸿铭从小对语言有着卓著的理解力,并且博览西方名著。

辜鸿铭的爱国之心最早来源于他的父亲。10岁时,辜鸿铭去往英国学习,他的父亲在祖宗排位前焚香告诫他:

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在英国,辜鸿铭从西方的名著着手,很快掌握了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并且受到了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1877年,辜鸿铭被授予文学硕士的学位,随即又奔赴德国研习。在外留学的十四年间,他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掌握了9种语言。

但此时的辜鸿铭并不了解中国文化,在新加坡语言学家马建忠的建议下,他开始研读中国古籍,并且逐渐走上了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在北大授课时,他蓄辫子,穿旧服,对学生讲到:

学习英文的目的,是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蛮夷之邦。

在当时,他的一个“蛮夷之邦”沦为了不少人的笑柄,人们一味地嘲笑他“嘴硬”,却无情地忽略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思考与认识,也无视了他在“国破山河在”之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蓄辫纳妾爱小脚,民国第一国学大师输给了时代

1885年,辜鸿铭被委任为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洋文秘书,自此也开始了他长达20余年的翻译之路。

在此期间,他将《孟子》、《论语》、《中庸》译为了英文,并将多部外国诗歌翻译成了中文。为了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他前后撰写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他的 《春秋大义》更是阐明了中国文化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并对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辜鸿铭认为: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种心灵的生活,隐藏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

但这些都是基于他理想主义的热情。

有人说:辜鸿铭的偏执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作为一个心明眼亮之人,他只能以狂放的姿态来保护自尊之心。

辜鸿铭酷爱妻子小脚,无聊之时就让妻子脱下鞋子,拿捏把玩,自得其乐。

并扬言道:前代缠足,实非虐政,吾妻之脚,乃兴奋剂也。

对此,康有为曾将“知足常乐”的横幅赠与他,他便将康有为视为知己。

蓄辫纳妾爱小脚,民国第一国学大师输给了时代

辜鸿铭的婚姻观念不拘一格,他将男人称为“茶壶”,女人称为“茶杯”,一个茶壶应搭配多个茶杯,因此他支持纳妾。梁实秋称其“怪论”。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的辜鸿铭在民国之后日趋保守,有人说他“立异以为高”。但他的偏执并没有阻碍历史的进程,做了一个西化分子的反对者,他遭受了不少人的冷嘲热讽,他的“春秋大义”也没能预测中西文明的正确走向,但这并不能否认他对中华文化做出的贡献。

一代大师,只是输给了时代。

上一篇

他是历史上废了整个后宫、只有一个女人的皇帝

下一篇

历史上男人最多的女人,风流成性,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