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道教的“正一派”与“全真派”有什么区别,其实只看一点就明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道教的“正一派”与“全真派”有什么区别,其实只看一点就明白
收藏 0 0
道教的“正一派”与“全真派”有什么区别,其实只看一点就明白

道教是源于我国的本土宗教,它最早诞生于东汉末年,是由张道陵创建的“五斗米道”。

道教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虽然变化出多个宗派,但最主要的是两个宗派,一个就是张道陵创建的“正一道”,另一个则是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

道教的“正一派”与“全真派”有什么区别,其实只看一点就明白

道教也有很多戒律,而且戒律和佛教的戒律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实,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区别,不出家的道士又称为“居士”,在金代、元代以前,对于道士出不出家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基本上,道士都不会出家。

道教的“正一派”与“全真派”有什么区别,其实只看一点就明白

正一派的道士以男道士居多,他们可以结婚生儿育女,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也可以食荤饮酒;除了上殿诵经、做法事,必须独居并素食之外,平时可以穿俗装,不留胡须,发式也随俗,俗称“火居道士”。

比如,张道陵所创的天师道的历代掌教都是以嫡亲身份继承法统的。在张道陵死后,由其子张衡、孙张鲁相继掌教。

道教的“正一派”与“全真派”有什么区别,其实只看一点就明白

张鲁死后,其子张盛继续担任掌教,他辞官不受,并从汉中迁居至江西龙虎山,以此为中心传播天师道,道教也开始由我国北方地区向东南地区发展。

等到金代王重阳创立全真教以后,才有了出家制度(即丘处机的传戒制度,指的是出家道士必须要进行师长的受戒仪式)。

道教的“正一派”与“全真派”有什么区别,其实只看一点就明白

全真派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故必须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为此,这就规定所有虔诚的全真教徒不可以结婚。

由此,全真教的道士就成为出家道士,他们不可结婚生子,吃饭也只是吃素食,并住在道观里面,男的为道士,女的为道姑,皆蓄长发,拢长发于头顶并挽成髻,也可以戴道冠,其中,男道士还要蓄胡须。

这样相比较一下,全真教的道士们似乎和佛教中的僧人一样了,他们不能结婚生子,不能吃肉喝酒,唯一还有点区别的就是没有剃发变成光头。

我们熟悉的全真七子,因为出家制度,而都没有结婚生子,即使马钰和孙不二原本是夫妻,但他们成为王重阳的弟子后,也变成了出家道士,同丘处机等人一样,他们都没有留下后代,远不像张道陵那样,一代代的有嫡亲传人。

上一篇

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有多少故事是假的

下一篇

谍战人员传递的信件是怎么做到保密的?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