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广岛原子弹的前奏——东京大轰炸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广岛原子弹的前奏——东京大轰炸
收藏 0 0

关于二战中日本的战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在八月上旬连续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二十万,但有人不明白的一点是,美国人一定要用原子弹这种会造成争议的武器呢?空袭不就行了,不也能逼迫日本投降吗?关于这一点美国人是很清楚的,但是问题是起的作用并不理想,以至于轰炸加《波茨坦公告》的督促都不能让麻木的日本人清醒,最终才选择用原子弹把日本炸醒。下面就来看一下在原子弹之前发生的一场著名的空袭——东京大轰炸。

广岛原子弹的前奏——东京大轰炸

关于美军对东京的轰炸,其实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便有一次,美国的16架B-25轰炸机对东京进行轰炸,但由于轰炸机性能和数量的限制,这次轰炸并没有带来什么效果,真正意义上的东京大轰炸指的是1945年三月和五月的两次大轰炸,轰炸造成了十万以上的平民丧生,用炸弹和燃烧弹几乎把东京夷为了平地,而关于这次轰炸不得不提到一种飞机和一个人。

广岛原子弹的前奏——东京大轰炸

在之前的轰炸中,美国苦于火力不够猛,于是开始绞尽脑汁的研究一种速度更快,高度更高,载重量更大的轰炸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飞机终于被研制出来了,它就是B-29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也就是后来载着原子弹去炸日本的那一轰炸机,不过此时它的使命还仅仅只是载炸弹和燃烧弹。讲完了炸东京的硬件设施,下面要提一下软件设施了,他就是对暴力坚信不移,少言寡语,也从不微笑的美国少将——柯蒂斯·李梅,而他可能也是整个二战历史上日本人最“难忘”的人。

广岛原子弹的前奏——东京大轰炸

1941年,三十出头的李梅的军衔还只是个少校,而他仅仅用了三年就一跃成为了美国最年轻的少将,究其原因只有一个,他喜欢用轰炸机杀人,而且还很会杀人,当欧洲战局即将宣告结束的时候,也差不多是日本迎来末日的时候了。

广岛原子弹的前奏——东京大轰炸

1944年底,在对纳粹德国进行了近20个月的轰炸后,李梅被调到太平洋战区,指挥驻中国-缅甸-印度地区的第二十轰炸机联队。在这里,他得到了一种新型轰炸机和一个新目标。这种新型轰炸机就是刚从组装生产线上下来的远程轰炸机B-29。而这个新目标就是日本——它最终还是难逃被盟国轰炸的厄运;轰炸机群开始是从印度起飞对日本进行空袭,后改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起飞。但轰炸机遇到了一个难解的问题,岛国的日本高空风力过大,并不利于高空投射,不过这一问题并难不住技艺娴熟的李梅,他做了一次赌博,以东京夜间防空力量薄弱为赌注来做低空飞行不配置武装防御的轰炸,最后他赌赢了,三百架满是燃烧弹的轰炸机在1945年三月九日夜间对日本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最后安全返回,五月份的第二次东京轰炸与第一次如出一辙。

广岛原子弹的前奏——东京大轰炸

两次东京轰炸造成了东京近十五万人的丧生,而如果算上整个日本死在美国轰炸机的数字更是接近了五十万,八百万人无家可归,关于美国人是否效仿日本对中国的无差别轰炸,其实不太一样,美国轰炸的目标在于日本的兵工厂,但可悲的是军国主义早已把日本平民都绑架在了军国主义的战车上,以东京为例,一个平民屋就是一个小型兵工作坊,最终美国只能连带着平民一块炸了,这有点类似巴勒斯坦的某些极端分子绑架平民,把导弹放在平民区准备炸以色列,那以色列也只能挨着世界的谴责选择对平民下手了。

广岛原子弹的前奏——东京大轰炸

战争终究是不受人欢迎的,归根结底就在于一小群人的私心把整个国家民族绑架到了一个战车上,最终一同开赴地狱。

广岛原子弹的前奏——东京大轰炸

上一篇

古代史上最大的水战——鄱阳湖水战

下一篇

推动蒙古人征服地球的“长生天”是什么?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