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历史典故:介子推与清明节的传说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典故:介子推与清明节的传说
收藏 0 0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下面我们来看看介子推与清明节的传说,欢迎阅读借鉴。

历史典故:介子推与清明节的传说

清明节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吃完肉羹,重耳有了力气继续上路,总算熬过了这个难关。直到多年后的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在秦穆公的支持、帮助下,重耳终于结束流亡之旅回到故国,成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

历史典故:介子推与清明节的传说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历史典故:介子推与清明节的传说

晋文公将书信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历史典故:介子推与清明节的传说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从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禁止烟火冷食主要为了反映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上一篇

尧帝的两个女儿——鹅皇和女英

下一篇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帝王(上)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