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华夏为何总能统一?中国历史有巨大且积极影响十大皇帝之千古一帝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华夏为何总能统一?中国历史有巨大且积极影响十大皇帝之千古一帝
收藏 0 0

文明为什么总是能在战乱后统一?而不是像欧洲哪样分裂成个个国家。这是个令历史学者很感兴趣的话题。我个人认为有两个主要因素使中国能在战乱割据后又走向统一。

第一点(地形和气候):中国的疆土人口密集的地方多是平原地形。利于交流沟通,利于军队大规模作战,利于后勤补给,利于统一。中国的疆土可以说被山脉三面包围,中越泰交接处,密林,山脉,炎热的气候共同组成了封锁线。这使得中国疆土内气候是较平稳的。从北到南,气温逐渐上升。这使得军队可以在扩张征战时,逐渐去适应环境与气候。而欧洲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很大,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等气候。这使得欧洲某地区即便实力强大,也无法依靠只依靠本地区的军队去统一欧洲。(这只是欧洲无法长久统一的一个因素,不是全部因素)。

华夏为何总能统一?中国历史有巨大且积极影响十大皇帝之千古一帝

第二点:华夏文明总是能乱后统一,秦始皇居功至伟。有人会疑惑,会质疑,那么我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秦始皇。

华夏为何总能统一?中国历史有巨大且积极影响十大皇帝之千古一帝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公元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亲政。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三皇五帝,所以创建了“皇帝”这个称谓),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分封制,改用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

秦始皇的伟大是在其统一当时的华夏文明吗?不。统一当时的中国,只是秦始皇伟大的千古一帝的开始。他的伟大是统一中国后,所执行的施政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车轨(规定车辆宽度,道路宽度),统一度量衡(规定重量和长度单位),这些施政措施,我称之为“统一方针”。“统一方针”,有何意义和影响呢?

第一个意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文字。中国的方言之多,不可计数。百里之外,口音都有细微的差别。千里之外,普通人根本就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了。但是,无论南北,无论平原还是山地,无论习俗有多不同,在书写时,大家都是用同一种文字。这就在时刻提醒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类,他们是同一个文明。如果说文字是针对贵族阶层(古代学习知识,文字,是贵族,富有者,才有的能力)。那么“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就是针对普通民众的。“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加强了商业的发展与各地区的交流沟通,使各地区的普通人也有了“我们是同一种人,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文明”的概念。

第二个意义: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其“统一方针”,加强了华夏文明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重点),使得“天下一统”的概念,在秦朝产生萌芽,在汉朝发展成熟。皇帝,乃是天下共主,是最高统治者。你占个一亩三分地,就称“皇帝”,这个皇帝是有水分的,是会让人在背地里耻笑的。要做皇帝,做天下共主,后世之人就要向秦始皇学习,以秦始皇为榜样,或主动或被动的去统一天下。

华夏为何总能统一?中国历史有巨大且积极影响十大皇帝之千古一帝

秦始皇统一中国及其“统一方针”的影响:加强了华夏文明的影响力与凝聚力。使得“汉匈全面战争”随着汉朝的胜利带来的巨大的荣耀感和自信感,配合着华夏文明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诞生了华夏文明主体民族——汉族。

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对华夏文明起到的积极且巨大的影响。

上一篇

历史老照片:图3袋鼠宝宝很可爱,图5非常壮观

下一篇

历史上的难以置信几个巧合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