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傲娇皇叔一脚绊倒皇帝,皇帝又气又笑,将300斤铜缸扣在他脑袋上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傲娇皇叔一脚绊倒皇帝,皇帝又气又笑,将300斤铜缸扣在他脑袋上
收藏 0 0

在古代社会,皇帝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就像是溥仪皇帝,虽然他登基的时候还是个孩童,但他的老爹摄政王载沣还是要以臣子之礼参拜,不敢有半分僭越。在君臣之礼面前,皇室的血缘关系还是要靠边站的,所以“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也常常自称孤家寡人。但是在明朝的时候,却有一个傲娇皇叔一脚绊倒了皇帝,让皇帝又气又笑,最后将300斤铜缸扣在他脑袋上的历史故事,这个傲娇皇叔是谁,为何如此大胆,他最后的下场又是如何呢?

傲娇皇叔一脚绊倒皇帝,皇帝又气又笑,将300斤铜缸扣在他脑袋上

被亲爹忽悠的汉王

最近有一个电视剧挺火的,叫做《大明风华》。而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里的主角就是剧中的汉王朱高煦,也就是历史上明成祖朱棣的次子。虽然在《大明风华》里,朱高煦非常地嚣张跋扈,总想着成为太子,但其实他也是一个被亲爹忽悠的可怜人。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并非是正规继承的皇位,而是发动了靖难之役,作为一个藩王击败了南京朝廷,最后登基称帝。

傲娇皇叔一脚绊倒皇帝,皇帝又气又笑,将300斤铜缸扣在他脑袋上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毕竟只是一个藩王,他起兵其实是以一地敌一国,局势自然是非常艰难,有好几次都是险死还生。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身体一直不好。而朱棣的次子朱高煦恰恰相反,不仅天生神力,作战勇猛,长得还很像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战功卓著,还多次救过朱棣的性命,于是朱棣就曾摸着次子朱高煦的后背说:你要多努力啊,世子可是常常生病啊!很明显朱棣是拿世子之位忽悠朱高煦奋力作战。

傲娇皇叔一脚绊倒皇帝,皇帝又气又笑,将300斤铜缸扣在他脑袋上

夺嫡失败

但是当朱棣称帝之后,他却立了朱高炽为太子,这让在靖难之役中出力颇多的朱高煦非常不满。因为太子已经确立了,其他王爷就要去各地就藩了。而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前往云南就藩。云南相较于北京而言,可谓是远在天边,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于是朱高煦死活不肯就藩,而朱棣也无奈同意了。这让朱高煦认为自己有机会夺取帝位,所以他就效仿唐太宗李世民的做法,大肆增添护卫,招募精锐的士兵。后来他被朱棣削去了护卫,强行迁徙到了乐安州,这才让朱高煦夺嫡的想法破灭。

傲娇皇叔一脚绊倒皇帝,皇帝又气又笑,将300斤铜缸扣在他脑袋上

其实朱棣不让朱高煦成为太子也是有理由的。因为马上可以打天下,但不能治理天下。朱高煦作战确实非常勇猛,得到了很多军中将领的支持,但现在毕竟是和平时期了,战争也不需要皇帝亲自上阵。而朱高炽从小就受儒家的教导,朝中的文臣也支持他。可朱高煦则是从小就不爱读书,而且品行不端,和以贤能著称的太子朱高炽还是有一定差距。最重要的是朱高炽还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深受朱棣的喜爱,甚至有人说是因为朱瞻基,所以朱棣才让朱高炽成为太子的。

傲娇皇叔一脚绊倒皇帝,皇帝又气又笑,将300斤铜缸扣在他脑袋上

起兵造反

不管怎么样,朱高煦是被迁徙到了永安州,但是他并没有死心,还是想着有朝一日夺得皇位。而当时刚刚登基不到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突然去世,此时的太子朱瞻基还在南京考察,所以朱高煦打算半路截杀太子。具体过程,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只知道最后朱瞻基平安回到了北京继位,而且给了汉王朱高煦很多封赏安抚他。

傲娇皇叔一脚绊倒皇帝,皇帝又气又笑,将300斤铜缸扣在他脑袋上

在朱瞻基刚刚登基,根基不稳的情况下(朱高炽时期不反,可能是因为朱高炽虽然刚刚登基,但当了几十年的监国),第二年,朱高煦在永安州起兵造反。得知叔叔造反的朱瞻基,一边派人写信给朱高煦,让他回头是岸。一边清理朝廷里汉王的党羽,召集朝廷的军队。随后,明宣宗朱瞻基挂帅亲征,带领十万大军包围了永安州。而永安州城内的反军听说皇帝亲征,大部分人都没有战意,甚至有很多人打算抓了朱高煦,然后献给明宣宗。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朱高煦只好出城投降了。

傲娇皇叔的悲惨下场

虽然朱高煦造反被抓了,但是明宣宗并没有立即下手严惩,而是将他贬为庶人,关了起来。可能是明宣宗出于同是宗亲的考虑,所以才没有大开杀戒。有一天,明宣宗去看望自己的这位皇叔,也不知道是朱高煦不服气还是怎么了,这位傲娇皇叔居然故意伸腿把明宣宗绊倒了。这让本来就对汉王不满的明宣宗又气又笑,命人将一个300斤重的铜缸扣在了汉王的脑袋上,结果让明宣宗没想到的是,这位傲娇皇叔凭着自己勇武有力,又将铜缸顶了起来。最后忍无可忍的明宣宗让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将朱高煦烧死在了铜缸内,同时还让人处死了朱高煦的几个儿子。

傲娇皇叔一脚绊倒皇帝,皇帝又气又笑,将300斤铜缸扣在他脑袋上

结语

理论上来讲,朱高煦并不像是一个无谋之人,但是却在自己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发动叛乱,面对明宣宗的征讨也是应对失措,困守孤城,让这场叛乱成为了一场笑话,自己也落得凄惨的下场。我想,这可能还是朱高煦受当年靖难之役的影响,将起兵夺皇位这件事情想得太过容易了,而明宣宗也远非当年的建文帝可比。

本文由呵笔寻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上一篇

先秦时期最划算的一场交易,五张羊皮,换来春秋霸主

下一篇

李广之孙向匈奴投降,汉武帝灭其满门,司马迁愤而上书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