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在太原这么久,竟然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在太原这么久,竟然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收藏 0 0
在太原这么久,竟然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众众所周知的“柳巷”

明朝皇基的开创者朱元璋, 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 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太原。 驻扎太原的元军, 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 以逸待劳, 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 为了解守敌详情, 遂亲自化装成樵夫, 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 事不机密, 常遇春的行迹被元军探子探得。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 , 混进朝曦门时, 就被元军伏兵四而包抄, 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 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 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

这所残颓的小院里, 只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 她的丈大早年被元兵残杀, 儿子又被元军抓大,一去不归。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 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 追兵闯入院中搜寻, 柳氏装聋作哑, 将他们哄走。

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说: “老妈妈, 这里不久要打仗了。为不使您老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 明朝大军见到柳枝后, 便会尽心保护。”

不过几日, 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户, 告诉众邻, 各取柳枝插于门首。由于常遇春摸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坐探, 明军里应外合, 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 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圣无犯。

战后, 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 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首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发芽、吐翠。插入街头巷尾的柳枝随着时光的推移, 长成了小柳树 , 大柳树, 老柳树,从春到夏,从夏到秋,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荫,纸条烟娜,凉爽惬意。于是,一个美丽的街名“柳巷”来到了太原的大地上。

在太原这么久,竟然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原来的柳巷

开化寺

追溯开化寺的历史,这个寺实际上是宋朝建立起来的,在宋代之前,这个地方叫唐明镇,宋太宗把北汉灭了以后,就把北汉的国都,当年的晋阳古城烧掉了,太原的军事地理位置不能去掉呀,还必须有一个相应的城问世,所以潘美,宋朝的一个大将军,传说当中的那个奸臣潘仁美,在咱们现在的太原这个地方,汾河东岸,开化寺这块地方,建起了新的太原城,也叫太原宋城。这个新太原城是在当年的唐明镇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唐明镇是唐朝时候驻兵的地方,现在的开化寺、大钟寺、关帝庙,都在唐明镇的镇上和附近,新的太原城周围是十华里,这个时候,开化寺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当年大钟寺叫寿宁寺,开化寺叫延寿寺。

在太原这么久,竟然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原来的开化寺

开化寺的名声真正大起来,那是明朝的事,明代中叶万历年间,开化寺已经破烂不堪,朱元璋的三儿子分到太原来做晋王,晋王的后代出资就把开化寺重修了一遍,因为晋王要出资,一个王爷要办这么大的事,得请示朝廷,明代朱元璋治国特别苛刻,分到各地的王,有什么大事情,得向朝廷请示,肯定是晋王请示了朝廷,所以新盖起来的这个庙叫敕建开化寺,因为晋王是咱们山西藩王里边最大的王,晋王一重视,开化寺建设的规模大气势恢宏,据《太原地方志》上记载,当年的太原城里边,除了崇善寺是第一等级以外,剩下来就属开化寺了。在开化寺的寺院里头,院子里边盖起一座大砖塔,就像西安的大雁塔一样也有雁塔留名的传说。里面是烧香的、做庙会的、外面就是赶庙会唱戏的、卖东西的、搞交易的、开化寺的外边就成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一个商市。古人叫赶会。

在太原这么久,竟然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现在的开化寺

到了清代中叶,庙业不整,庙作为一个道场逐渐衰败,寺庙好多房子,庙里边的和尚为了维持生计,就租赁房子,租下房子就可以做买卖,逐渐寺庙香火不旺,商业却兴盛起来了,尤其是到了清代,寺庙进一步破损,有的僧人逃跑了,剩下的僧人就把庙产、前院、旁院拿出来做经营。开化寺,实际上就成了市场。这个开化寺就和北京的天桥一样,不是富人做买卖的地方,是穷人,社会下层,各行各业的人民做交易的地方。

杏花岭

因明晋王府花园而名。明洪武年间,这里是晋王府的花园,多植杏树,且地势较高,故名“杏花岭”。太原解放后,境内建有杏花岭街,设有杏花岭办事处等。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杏花岭”为名将原北城区改为杏花岭区。日军占领太原后,砍伐所有杏树,开辟成空地作为操场练兵,解放后,利用原先操场修建成杏花岭体育场,现在已成为住宅区。

在太原这么久,竟然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晋王府内的杏花岭

迎泽大街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有这样一个传闻: 解放初期的50年代中叶,迎泽大街刚刚问世于晋阳大地之时,不少人中间传说,毛泽东主席要来太原视察了。为了迎接毛主席的莅临,所以才修筑了这条大街,并取名迎泽大街。毛主席是否曾准备来太原视察,这条大街是否因毛主席准备来并而创建,小U当时还未出生,无从得知。反正有一个事实,毛主席一生没有涉足太原,直至他临终。 逮至十年动乱的“文革”期间,又传出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彭真为了篡党夺权,与罗瑞卿阴谋兵变,他们以山西为其大本营,命令山西的代言人修建一条可以同时升降两架战斗机的大街。为隐蔽其反革命目的,把这条街叫做迎泽大街。危言耸听,煞有介事,似乎所谓“兵变”,即在眉睫。然而,“四人帮”的跨台,正本清源的结果,彭真同志的复出,证明了这不过是一个陷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谣言。 那么,为什么要修筑这条大街,又怎样给这条街取得“迎泽”的名字呢?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建国之后的50年代初期,太原的城市建设进入一个大规模的发展时期。为了使这座古城的发展有一个科学的合理方向,遂制定了为期20年的太原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这个规划针对太原千百年来,城市街巷封闭不畅,气脉不舒,观瞻不雅,充斥“丁”字,东西不贯,南北不通,没有通衢大道的闭塞格局,提出了大胆的、科学的旧城改造方向,制定了太原城市道路建设由城内向城外扩展的原则。迎泽大街,便作为扩建太原城市街巷中的主轴线,纳入了这个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 当时的太原市市长岳维藩,高瞻远瞩,力排众议,以博大的气魄,将迎泽大街的宽度规划为70米。使不少专家、领导和同志们瞠目结舌,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也太难为大家了,因为在当时的太原街巷中,最宽者莫过于六七米,这与70米相比,无大量者,确实有些莫名奇妙。 至于,迎泽大街的得名,准确点说那是因为,当时这条街由原太原城垣的承恩门,即后来的首义门起始,经由迎泽门、直至西南城角达汾河东坝。而这两座故城的城门以迎泽门规模最大,为纪念于斯,从迎泽门引得迎泽大街之名。

在太原这么久,竟然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在太原这么久,竟然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万柏林区

大多数太原人都知道万柏林区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太原解放前,当地人民在此大量种植柏树,因数量众多,故称“万柏林”。但你知道,为什么人们要大量种植柏树吗?

民国以前,今万柏林区分属太原府阳曲、太原两县(今晋源区)管辖。”万柏林”之名来源流传比较广的有两个说法,都和阎锡山有关。当初阎锡山统治山西时,便将陵寝确定在当时汾河西面的一处风水宝地。当初在给这个地方起名时,因为阎锡山小名叫万喜子,他的字为柏川,因为帝王坟墓叫陵,圣人的叫林,官员的叫墓,百姓的叫坟,而他自认为是山西在关公之后的又一个圣人,所以阎锡山便将这片风水宝地称为“万柏林”,而且柏树一般都种植在陵墓周围,他打算在这里种满柏树。但实际坟墓就没有建,因为他1949年后去了台湾。

另一种说法是阎锡山在选择陵墓时,一位风水先生在查看过多个地方后,认定汾河西岸太原城西北角背靠吕梁山脉,乃黄天后土;面对的是汾河,水属财,必财运涛涛不绝,将阴宅定在这里,必能福延子孙万代。唯一不好的地方时这里的树木稀少,缺少磅礴大气。阎锡山听完此番说辞后,便决定在这里种植万棵柏树,以备未来辟建陵寝,并先与其名曰“万柏陵”。但在这里居住的百姓更习惯将其中的“陵”字以谐音的“林”字替换,称之为“万柏林”。

晋源区

晋源区为晋阳古城所在地。尧帝在此筑唐城,称为唐地。夏、商、周时称唐国。西周初,周成王剪桐叶封弟叔虞为唐国诸侯,史称唐叔虞。秦为太原郡治。汉为韩国国都、代国国都、太原郡治、并州刺史部治所。西晋为太原国都、太原郡治所。十六国时为前赵、后赵、后燕郡州治所或国都。北齐为大丞相府、别都、太原郡治。隋为并州治、太原郡治,唐为北都、太原府治、北京。五代为后唐西京,后汉国都。宋及金、元、明、清、民国,境内县级建置基本稳定,先后称平晋县、太原县、晋源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灭北汉后,太宗认为晋阳有王气,火焚晋阳,移并州治于榆次,废晋阳、太原二县,于晋阳故城东10公里处筑平晋县城。明洪武八年(1375年)平晋县改为太原县。日伪统治时期,太原县改名晋泉县,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旧名太原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经国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太原市,同时为避免市县重名,改太原县为晋源县。因地处晋水源头,故名晋源。1951年3月16日,晋源县并入太原市。6月17日,撤销晋源县建置,并入太原市郊区。1997年5月8日,设立太原市晋源区。

在太原这么久,竟然连最基本的都不知道~

小店区

民国以前,今小店区属太原县(今晋源区)管辖。1954年6月4日,太原市第四区改名为小店区,因小店村而得名。村落形成于北宋初年,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毁晋阳城后,该地成为新建的平晋县城向西通往晋阳故城之汾河渡口要地。初有小片客栈,后商贾汇集成村,因店小且多,故称小店。明嘉靖《太原县志》载:“小店堡,本永安堡,乃四达道也。”1970年3月,太原市郊区划分为南、北郊区,南郊区政府驻小店镇。1997年5月8日,撤销太原市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说教式的语言,没有晦涩艰深的思想,释戒嗔用舒缓自然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温暖人心又相当有趣的小故事。

尖草坪

民国以前,今尖草坪区大部分地区属太原府阳曲县。1970年3月,撤销太原郊区建置,分别设置南郊区、北郊区。北郊区多为荒地,野草丛生,以菅草最多,但由于“菅”是生僻字,人们习惯写成尖草,所以就称这一带为“尖草坪”。1997年5月8日,设立尖草坪区。

上一篇

西安出土一墓碑,碑文却颠覆了历史,学者:严重影响李世民的形象

下一篇

晋商是啥?八大家又是啥?为啥这么出名?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