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史专家樊树志:“明亡于东林党?简直胡说八道!”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史专家樊树志:“明亡于东林党?简直胡说八道!”
收藏 0 0

明史专家樊树志:“明亡于东林党?简直胡说八道!”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享国276年,综合国力一度领先全球。

然而,自明万历元年(1573年)起,明朝国势不断下降,其间几番挣扎,始终未能挽回局面,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 B z –年)亡国,整整71年。

有趣的y a ~ , C是,清朝自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宣统三年(1911年)皇帝逊位,恰巧也是71年。

晚明与晚清同样遭遇“贸易全球化”冲击,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文化、思想的动荡,二者提出了因应之道,却均l E c R { G以大崩溃收场。

不同的是,晚清白银外流、财政g V f 3 F h q困窘,晚明则在“贸易全球化”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即“在当时西方人眼中,晚明中国是毋庸置疑的a h S C l m y =强国、富国,在很多方面领先于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贸易逆差中,不得不支付大量的白银”。

显然,晚明改革的大环境更好,难度更低,为何依然未能逃出覆灭的命运?

自《明朝那些事儿》风靡后,“明亡于东林党”的声音遍1 y i 8 t传坊间。几个书生,w O d @ T * 7 v真有那么大能量吗?民间议论,为何能左右庙堂决策?如` H t 9 2 F东林党要为亡国亡国,皇帝、大臣们又该负N N l n什么责任呢?

种种疑问,体现出人们对晚明历史了解甚少,重娱乐而轻事实,则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考易流于肤浅。

面对大变局,明朝是如何回应的?

这要从嘉靖皇帝说起。表面上,嘉靖不理朝政,任严嵩专权20年,但他牢牢掌握着严嵩,严嵩是替他办事的,所以嘉靖还是理朝政的。

明史专家樊树志:“明亡于东林党?简直胡说八道!”

明朝嘉靖皇帝,虽长期不上朝,但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朝政。

嘉靖自比尧舜,海瑞上书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气得嘉靖把奏章摔在地上,要W T –立刻逮捕海瑞。太监说:[ ( W * E } , )海瑞不会逃,他带着棺材来的。

嘉靖要杀海瑞,徐阶劝谏说,海瑞是以死求名,杀他就中计了。嘉靖承认,海瑞说的都对,但只是私下对徐阶才这么说。

张居正能开启万历新政,因他拥有巨大权力。张居正既是首辅,又是皇帝的老师,万历称他为先生。张居正I 5 ~ v 2 ! L ] :自称是“吾非相,乃摄也”。此外,他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结成权J = b 6 $力同盟。

张居正改革很成功,但“威权震主,祸萌c d N I x骖乘”,这句话出自《汉书霍光传》,所以张居正下场! 4 p : I很惨,比高拱、徐阶惨得多。张居正早意识到这一点,他想退休,可太后不批准。

皇权历来如此。嘉靖皇帝喜道教,穿道士服n F U = B i %上朝,要大臣们也如此,严嵩立刻照办,夏言却依然穿朝服,他后来的下场是弃市而死。

张居C T k j E 0 ,正死后,万历因大权长期旁落,所以对权力抓得特别紧,诸事都由他来定。他长年不上朝,据我考证,他有疾病,人又胖,后期已无法行走。他对两位太后很孝顺,每天去看望,都是坐轮椅,由太监推着走。这~ t + ? ~ A f t种形象自然不便上朝,但他常开御前会议。

明史专家樊树志:“明亡于东林党?简直胡说八道!”

万历皇帝,他晚年6 z s B Z . C B :无法行走,只能坐轮椅,由太监推着走。

皇帝对权力都非常敏感,很难找到完全不理朝政的皇帝。即使是天启皇帝,他喜欢玩,魏忠贤总趁他玩的时候去请示,这是钻空子,但魏忠贤依然要去请示。

因《明朝那些事儿》,很多读者认同“明亡于东林党”,怎么看L D , I . G

历史著作必须言必有据,这是它和文学作品根本的区别。《明朝那些事儿》带有文学色彩,不能当信史看。这就好比《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各有各的价值。

说“明亡于东林党人”,简直是无稽之谈。

东林书院是一个民办学校,他的宗旨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弘扬儒家正J b [ L 8 O统学脉。被别有= D $ A用心的政客扣上“朋党”的帽子,诬为“东林党”。明末学者吴应箕说:“小人欲空其国,必加之以朋党。”

明史专家樊树志:“明亡于东林党?简直胡说八道!”

东林Y x 7 Y Z f $领袖之一顾宪成,他和同侪从没提过“东林党”,只提过党人,指同4 h X ( D 8 Y道而已

在东林书院院规中,明确禁止“评有司短长”“议乡井曲直”。至于说利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京察”之机s C n ~“专权结党”,那就更不对,东林书院C 6 &是9年后(1602年)5 w _才设立的。

东林党是政敌强加给东林书院的蔑称。如今不少学者在论述这段历史时,不称“东林党”而称“东林运动”T ~ Z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在I w v ^ #写《东林书院与朋党之争》时就是如此。

许多网友说“崇祯死前后悔杀魏忠贤”,确有其事吗?

这更是信口雌黄,不值得一驳。

首先,崇祯皇帝并没有杀死魏忠贤,而是把F 4 c B 1 T O w g他流放到凤阳去看管皇陵,半路上k : $ ; D K,在旅舍中自己上吊而死。崇祯皇帝下令清查阉党逆案,是他一生_ V 5 r ) Y # ! I最值得w a E b ( u } L称道的政绩S p } h 4 H i :。夏允彝《幸存录》说:“烈皇帝不动声色,逐元凶,处奸党,* = r X旁无一人之助,而神明自运。”文秉《烈皇小识》说:“肘腋巨奸,不动声色,潜移默夺,非天纵英武,何以有此!”

其次,所谓“后悔”云云,是毫无事实根据的胡编乱造。谓予不信,请看我写的《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明史顾宪成传》写道:凡是反对魏忠贤的正直官员,“率指目为东林,抨击无虚日……崇祯立,始渐收用,而朋党之势已成,小人卒大炽,祸中于国,迄明亡而后已”。分明是说,魏忠贤之流一手操纵的党祸到明朝才止,说“明亡于东林党人”,岂非颠倒黑白!

在时代巨变前,明朝的主要失误在哪里?

这个问题过于宽泛,牵涉面很广,《重写晚明史》的后四卷,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很多读者都有这样的疑问:经济成就傲视世界的大明王朝,为何在内忧与外患的双l R J W –重夹击下,迅速走向覆亡~ _ | w [ =

历史学家对于明朝灭亡,有各种各Q u { K样的分析:有的说,明之亡实亡于万历,指的是朝廷衮衮诸公纠缠于党争,皇帝勤于敛财疏于临朝;有的说,明之亡实3 + { R亡于天启,指的是魏忠贤阉党专政倒行逆施,之所以未即亡,因祖宗恩泽未尽,孟森先生曾说,崇祯皇帝如果在万历以前,决非亡国之君,在天启以后,则非亡不可。

孔尚任E 6 c : T v在《桃花扇》的篇末感叹道:“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W b 0 ( g P w了。”

明朝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确实是值得深长思之的问题。有读者把它简单归纳为几句话,如:仅仅有经济繁荣,没有政治体制的相应变革,没有把内忧与外患消弭于无形的能力,那么,培育繁荣盛世的王朝就会走向末路。对此我不持异议。

究竟如何m U D 5 A z,各位可以深入探讨。

若您N ^ z ` B J ~ )喜欢此文,请您帮忙关注,评论,收藏,转发,点赞,谢谢!

上一篇

明朝多昏君清朝多明君,为何明朝能撑270多年,清朝却更短呢?

下一篇

中国最强县令家族,一家人连任890年县令,不受朝代变更影响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