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宋仁宗的曹皇后真的如《宋史》中记载的是个贤后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宋仁宗的曹皇后真的如《宋史》中记载的是个贤后吗?
收藏 0 0

宋仁宗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君,作为宋朝的第四任皇帝,十三岁登基,执政四十二年,是宋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立过两位皇后,第一位皇后郭氏,是名门之女,选立皇后时,仁宗中意的是张美人,但其时刘娥刘太后临朝称制,强行立郭氏为皇后,郭氏性情较为骄横,一直i 9 1 H A ]不得仁宗宠爱。刘太后死后,宋仁宗以郭* h s N氏无子为由将其废掉。

后位空缺,宋仁宗养母杨太后出于政治考虑,看中了出身名门世家的曹氏,于是十八岁的曹氏于1033年应诏入宫,并于次年正式成为宋仁宗的第二o : } G ~ s @任皇后。

宋仁宗的曹皇后真的如《宋史》中记载的是个贤后吗?

曹皇后出身名门,祖父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曹彬先后出任武宁军节度使、平卢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枢密使等职,去世后,被宋真宗追赠中书令、济阳郡王、冀王和鲁王,谥号“武惠”,是北宋初期名臣。

  曹皇后为曹彬第五子曹玘之女,名字史书失载,成年后被许配给李化l I p o ^ j g %光为妻,但李化光此人一心沉迷于修道之事,妄想有朝一日能羽化登仙,与神仙称友论道,完全无视妻子曹氏的存在,甚至在新婚之夜跳墙逃走,不久,即一纸休书将曹氏打发回娘家。

  被休回s ^ I V #家的曹氏,万万没想到自己却因祸得福,于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九月,被正式册封u q . S 0 J U 4 K为皇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史书上记载曹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

曹皇后虽然外貌不是太出众,但从小熟读经史,还写得一手好字,受益于良好的家教家风,性情慈爱,节俭朴素,处事谨慎,是个内外兼修G 5 / } g : C #的贤淑女人。一个是仁慈宽厚的仁君,一个是德才兼备、出身世家U Y K K $ | R m !的淑女,这桩婚姻看起来理想美满。特别是有了前* | c X任郭皇h h q | M E 7 后的悲剧教训,婚后的曹皇后处处恭谨守规,但让她想不到的是,宋仁宗对她一直不V B / T M G W ) G冷不热。有段时间O 7 B Q },宋仁宗甚至动了和郭皇后重归于好的念头,只是碍于实在找不出曹皇后的过错,复婚念头才不了了之。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宋仁k ) l v 0 [宗在一次宴会上遇G l j @ , j A 5 2到了张氏——此女八岁时入宫,其父亲张尧封早年间中过进士,因早逝,张氏年幼无依,其母钱氏将其送入宫中,做了宋仁宗养母杨氏的侍女。随着D 6 c年龄增长,张氏出落得花容月貌,N t V楚楚动人,加之能歌善舞,宋仁宗一见就欲罢不能,将其纳入后宫封为才人。

张氏聪明乖巧,姿容r I E 6 T 8 d D ,出众,仁宗宠爱之极,从此专宠后宫,据《宋史》记载:“(张氏)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从此宋仁宗把全部的感情都寄托到张氏身上,对曹皇后更加冷落。

张氏依仗宋仁宗宠爱,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曹皇后宽厚大度,并不和她计 1 8 c S较。

一次,张氏心血来潮,想用皇后的车盖外出游玩,她去找宋仁宗提出要求,仁宗让她自己去找曹皇后借,这本是违返等级礼仪的行为,没想到曹皇后听她说明来意后,竟爽快地答应了。

张氏高兴地把这事告诉宋仁宗后,仁宗都觉得张氏的做法太过分,就规劝她说z W e X [ ; W:“朝廷的礼仪章法,人人都要遵守。你的身份用t } T K ` c Z Y皇后的仪仗出游,会受到大Q # u 4 u e ] B `臣们的非议的。”张氏这才作罢。

宋仁宗的曹皇后真的如《宋史》中记载的是个贤后吗?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闰正月二十二日,崇政殿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 d s v 8 ] v孙利四人合谋A f / 0 V b { w叛乱,杀死军校,夺到武器后,登上延和2 & D 0 Q r u –殿,进入后宫r e 5 c I,然后打算闯进宋仁宗寝殿,试图杀死皇帝。

宋仁宗是长于深宫的太平天子,没有经历过危险,听到宫中有变的消息时,大俱,急~ 2 , m 7 X A M忙穿上衣服,想要离开寝殿躲避,当时侍X J p S M寝的是曹皇后,见状急忙抱住仁宗,不让他出去,同时命令宫女太监把门栓上,不~ R q K c t n ~要让作乱的贼人进来。

曹皇后沉着冷静,知道当下形势危急,一旦贼人真的闯进寝殿来,仅凭身边的几个太监宫女根本抵挡不住,皇帝恐怕难逃毒手,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派人求援,立即派宫女召都知王守忠等人火速率兵入宫护驾。

叛乱的士兵,闯到福宁殿下,但不知道皇帝今晚的住处,就抓住一个宫女逼问,宫女哪见过这种场面,见到四个凶神恶煞一般的人物手执钢刀,早就吓得瘫在地上说不出话,四人大怒,砍伤宫女手臂,T 6 r j宫女的惨叫声传到仁宗寝宫。

, L t T位名叫何承用的宦官,担心皇帝受到惊吓,上前谎称是有宫女在殴打宫女,曹皇后听: ? O f w到后,斥责道:“作乱的贼人正在外面杀人,官家刚刚还打算要D – D l [ b出去,你怎么能胡说八道呢!”

曹皇后预计贼人找不到皇帝的话,可能会放火,就派宦官提着水桶g ? ! d | 5 p跟随贼人,防备火势蔓延。

由于叛军找不到皇帝,果然想到了放火这一招,点燃了一些宫殿的帘子,提水的宦官随后赶到,将火扑灭。

这天夜里,所有派出去的宦官,曹皇后都会剪掉他们的一撮头发,作为日后封赏的凭证,重赏之下,宦官们个个“争尽死力”,表现出色。

护驾的士兵赶到后,颜秀、郭逵、孙利三人被当] p w场杀死p z c 7,只有王胜一个人趁乱逃到宫城的北楼藏匿起来,一天之后,被进行地毯式搜查的士兵发现,“捕得即支分之”,王胜最终被大卸八块,死得极惨。一场突如8 ] [ 9 7 m B其来的叛乱在曹皇后的沉着果断中就这样被平息。

宋仁宗的曹皇后真的如《宋史》中记载的是个贤后吗?

宋朝一向严禁外戚干政,出身官宦世家的曹皇后深知其中利害,作为皇后,她总是严e & { z $ = c于律己,一直严格要求家族亲人遵纪守法,禁止参与政事。她册封皇后的当天,其叔父曹琮就主动辞谢了皇帝的封赏,另一个亲戚曹仪也主动辞去了官职。她的亲戚中没M V : E K h L x有一人在朝内任职,只有一个弟弟曹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曹国舅)在京城外做官。

为了避嫌,曹皇后平时从不让家: f – , (人入宫和她单独见面。成为太皇太后后,S 5 6宋神宗多次提出让她和弟弟曹佾见见面,曹太Z x M S O .后一直不同意。一次曹佾又入朝,宋神宗再次提出让她& 7 ( K们姐弟相见,她才勉强同意,但要求必须由神宗陪同。

此时曹太后和弟弟都已经* G k是六十多岁的老人x J S v 8 0 A O }了,老姐弟相见,神宗想让他们单独聊一会儿,便起身离开了。但神宗一走,k r F L V l 6 $ l曹太后就让弟弟离开了后宫。

以上种种事件表明曹皇后的的确确是一名难得的贤后,而且《宋史》记载其“性慈俭7 H + &,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意思是说曹皇后仁慈节俭,重视农事,常常在宫苑内种植谷物,养蚕采桑,身体力行,是后宫的典! D o y D ] D范。

然而通过一些历史事件发现似乎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曹皇后好像{ 7 _ ~ q # y并没有史书描绘的那么贤惠。

一、 在庆历八年平乱中,曹皇后面对叛乱的表现简u U 5 ,直是无1 s k懈可击,所以引起了宋仁宗的怀疑。原因是曹皇后表现的太完美,料事如神,很快平定了叛乱,这让宋仁宗不得不怀疑这场叛乱是曹皇后为了在自己面前显示能力、邀功而故意安排的,不仅不感激她,反而欲废掉她、改立宠妃张美人为皇后。大臣们极力劝说、反对,仁宗自己也拿不出证据证明皇后有罪,这才作罢。曹皇后保住J N = / n了凤冠,但始终没有得到皇帝的感激,宋仁宗将功劳全转移到宠妃张美人Q E A $ T 7身上,借机在当年十月将其晋封为贵妃(死后追封为温成皇后)。

宋仁宗的曹皇后真的如《宋史》中记载的是个贤后吗?

二、嘉佑元年冬天,宋仁宗从寝宫中奔出大喊道:“皇后和张茂则谋反!U c w R

皇后和太监谋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嘉佑元年的冬天,下了一场很大的雪,积雪压塌了开封城内的许多房屋。宋仁宗在宫殿里开始祈福,请求上天原谅。不过宋仁宗是赤3 z D O M脚祈祷的– r 6,加) L + ; T @ & 9上下雪宫中有寒风吹入,宋仁宗感染了风寒。

本来生病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此时的宋仁宗已经不是年轻的小伙了,这次生病非常的严重,到了“暴感风眩”的程度,流口水并且神志不清,而且时好时坏。恰好此时契丹使者来访,宋仁宗也没能出席宴席,契丹使者走的时候宋仁宗依旧没好,契丹使者走后,, 3 U Z f | % P u宋仁宗就喊出“皇后s Y O s j c i c T和张茂则谋反r ? 2 a”,大臣和宫里的人都知道宋仁宗这是发$ l g , h q病了,大臣们去研究大赦的事宜,T [ I B M 4宫里也没闲着,赶紧把宋仁宗照顾好。皇帝说出了这样的话,身为当事人的张茂则非常地惶恐。张茂则是个太监,宋仁宗一直不喜x } B欢他,他听了宋仁宗这样说,吓得回到家里就上吊自杀,幸好他的同僚及时发现,救了他。文彦博得知此事,严厉的批评张茂则:“皇上生病了,说的话不能当真的,如果你死了,众人该怎么看皇后呢?”于是让人看着张茂则,避免他自杀。

而曹皇后非常尴尬,所以她闭门不出。过几天,宋仁宗痊愈了,对0 _ 5 g v p p W于那天发生的事情只字不提,张茂则正常当差,曹皇后继续管理后宫,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是事情的确发生了,不然也不会记录在史书上。对于( & T P / C T皇帝当时喊出的那句话到底是不是v ] q真的,则成了一个谜。

但是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却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宋仁宗死后,张茂则就被封为内侍省押班,虽然没有说谁封的,但肯定就是曹皇后,为此事,司马光和吕诲还曾劝过曹皇后: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太监不到五十步能被封为内侍省押班,张茂则才四十八岁,这样破坏祖宗的规矩不妥,如果张茂则正的有才干,等过两年再封也不迟。可是曹皇后不听。

从这段记载中$ P i h , * $ L Q可以推测,曹皇后和张茂7 5 v 则的关系并不简单。否则不可能仁宗一死,张茂则就被升K ! s V 5 $官,这不符合常理。张茂则极有可能是曹皇后的人,用来监视宋仁宗的。宋仁宗大概也知道曹皇Y K x后和张茂则的关系,这或许也是宋仁宗不喜欢张茂则的原因之一,只不过曹皇后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所以宋仁宗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这也是宋仁宗宽厚的体现。

三、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4月30日),宋仁宗深夜暴毙,以宰相韩琦为首的文官集团纷纷拥立, t c f赵曙继位,为宋英宗。曹皇后被尊封曹太后,居慈寿宫。5月8日,仁宗皇帝的入殓大j q y w 6 y d p礼,必须由英宗亲自出面主r _ @ .持。不想此时的宋英宗在大殿上又是乱喊乱叫。资治通鉴将英宗的这一行为记述为: 号呼狂走,不能成礼。

在宋仁宗大2 _ K H c 5殓的日子,满朝文武跪在仁宗灵柩前哭成一片自不必说,` 2 0 F可宋英宗却在养父的灵柩前来回乱窜,把葬礼搅得一塌糊涂。紧接着,他又打骂身边的下人,闹得后宫鸡犬不宁。宫里人都受不了这位新主子,纷纷跑到曹太后那告状,求太后出面干预。于是曹太后只好亲自前去规劝,可没想到宋英宗连曹太后的面子都不给,史书上记载了两个字“不逊”。古人最讲孝道,宋英宗刚登上皇帝宝座就摆出这样一副态度实在是说不过去,A W 7 M ) h O [因此大家只能将他的这种反常行为理解成“帝有% 3 a B 疾”,说通俗点就是脑子出了问题。

曹太后对宋英宗的无礼顶撞[ Y ` & *感到非常生气,把宰相韩琦叫过来责问他怎么拥立这样一个人来继承皇位。更令曹太后想不到的是,无礼的不仅仅是宋英宗,韩琦这位铁杆“保皇派”也毫不示弱,他对太后说道:“若官家{ ? ; v失照管,太后亦未安稳。”7 F i ^ $ S M(如果官家出了什么事,太i , H I H % 9后您的R F 0 e U [ N i 3地位也会不% N v稳。)曹太后被韩琦的态度惊呆了,她说:“相8 x E O C J f 公是何言,自家更切用心R 3 2 N )。”(韩相公这说的是什么话,我对官家自然是用心的。)韩琦道:“太后照管,则众人自然照管矣。”说完转身就走。

后来宋英宗的“病情”愈发严重,A 6 W / D M许多当初支持他即位的朝廷大臣都| e K 0 n F O y b看不下去了,曹太后遂萌生了废帝换人的想法,毕竟宋仁宗还有许多堂侄可供选择。然而当曹太后刚把意思透露给韩琦,就被韩琦连哄骗带恐吓地将想法给彻底打消了。最后曹太后泪流满面,呜咽着说:“老身殆无所容,须相公做主!”

那么宋英宗是真病还是装病呢?其实韩琦在与其他大臣对话的时候也给出了答案。当时朝野上下关于宋英宗在后宫中无礼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韩琦却说:“岂有殿上不曾错一语,而入宫门即得许多错?”韩琦的这番话表示他不相信P Y 0 | 9 8 E M wH , / % 1 [ ]英宗有无礼举动。《宋史》) 1 G z 5 U | @记载,赵曙原名赵宗实,是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四岁被过继给仁宗,七岁被仁宗送回老s f O d } Y A C :家,最终三十岁时被无子的宋仁宗封为太子。五月一日,英宗终于得偿所愿坐上龙椅,但是五月八日皇帝病了,所以曹太后需要垂帘听政。为什么刚刚登基就生病发疯了?原因就在于皇帝的玉玺还是曹, % Y j太后手中。赵宗实被曹太后拥立为皇帝,没有皇帝玉玺在手,只是一个白板皇帝,而玉玺一直被曹# N u太后牢牢的抓在手中。为了皇位,赵宗使出了第一招:装病请z v | 4太后临t Y x ) # 5 ? X朝,垂帘听政。

曹太后见此,见招拆招,垂帘就垂帘,但是我不干政,玉玺照拿不误。一来二去,皇帝与太后之间嫌隙渐生,不和的消息传遍天下。韩琦和欧阳修等# Q 5 z i {宰相从中斡旋,一* N F X年后,曹太后– | ; n听取韩琦谏言,还政于朝,赵宗实的病立马就好了,这才有了《宋史》说4 A v 9“晨昏定省”、“母慈子B v a孝”!

尽管《宋史》将曹太后写成了圣后,但从她L ! F V ? 2 s S后面迟迟不肯u 5 , r N ~ O 1还政于宋英宗,就知道她表面是个隐忍不发的女人,其内心亦是无比贪恋权势2 6 S m V H 3的滋味。

宋仁宗的曹皇后真的如《宋史》中记载的是个贤后吗?

四、宋英宗登基四年后就去世了,由其长子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曹皇后也从皇后升级为太皇太后。

  当时北宋面临土地兼并、冗兵冗官冗费等问题。王安石上书“民不加赋而国用% 5 ~ O足天”,雄才大略的宋神宗,决心改变大宋王朝日薄西山的不利局面,召王安石赴京; ? x s N D % V,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触动了一大群人的利益,不可避免的遭到强烈反对。另外,新法本身也存在诸多不足(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也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官员的强烈抵制。

  很快,曹太皇太后也加入到@ G s反对派的阵营,成 z T 0为反对新法的中流砥柱!曹太皇太后经常向神宗吹风,夸赞保守派官员和反对新法者,见没有效果,干脆直接出面攻击新法:“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这还不算,曹太皇太后甚至劝神宗) { x t N u `将王安石“逐出”东京:“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但宋神宗变法图强的决心甚大,并不理会奶奶的阻挠。

  曹太皇太后见赵顼这孙子不听自己的,就拉上神宗的母亲高太后,一起跑到r q . 4 M r a – 4神宗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数说新法的弊端,并大呼:“王安石变乱天下!”

  最终,王安石被贬出东京,此后几十年,新法屡行屡废,反复交替,直到北宋灭亡。

  可以说曹太皇太后在废除新法的行H % ] a r j动中,发挥了较n H r 7 b k 5为重要的作用。

以上种种事件说明曹皇后并不像《@ = o ^ 0宋史》中描述的那样,称不得“贤后”的美名,她的内心亦是无比贪恋权势。她也不过是“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而已,但这样竟然被吹捧成了后宫的典范,一代“贤后”。

上一篇

吉林寺庙施工时,意外发现一样东西,专家:终于找到英雄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