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康熙曾孙永晧陵墓被盗并且变储水井,深入后才发现地宫规模很大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康熙曾孙永晧陵墓被盗并且变储水井,深入后才发现地宫规模很大
收藏 0 0

位于天津蓟县境内的恒敬郡王永晧之墓,早年多次被盗随葬物品被洗劫一空,只剩地宫轮廓,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后被村民用作灌溉储水井,一般人不知其为何人墓之遗存。

清陵专家徐广源先生亲探了此地宫,并在紫禁城杂志发表《恒敬郡王永晧园寝地宫亲探记》一文。

康熙曾孙永晧陵墓被盗并且变储水井,深入后才发现地宫规模很大

清代王爷 网络图片

永晧之墓位于河北蓟县境内,地宫口为直井式,我们一行三人,两人进入地宫井口,一人在地面把Z 0 , k K 2守。在井底Y Z 5 y Z x = 9,我和+ 0 1 U / – T冯建明平着向北一看,只看到有两扇石门,全开G s J = W着。再往里看,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小手电筒竟然y T w E e毫不管用。幸亏大手电的电力足,很亮。

康熙曾孙永晧陵墓被盗并且变储水井,深入后才发现地宫规模很大

恒敬郡王园寝地宫口已砌成了L M [井  2009年8月第一次探访时拍摄

我刚要往里迈步,冯建明一把拉住了我,惊叫一声:“有水!”我急忙把伸出的脚收了回来,用手电往脚下一照,真的有水。水清澈极了。用小石头往水中一投,a r [ 0 N Z深足有20厘米左右。地宫里面有多深还不清楚。怎么办h + q # / _?我当即决定:先将能拍的拍了,能测的i [ ( _ Q ,测了,然后再想进+ l 6 Y =入地宫的办法。

康熙曾孙永晧陵墓被盗并且变储水井,深入后才发现地宫规模很大

恒敬郡王园寝的一孔拱桥  2009年8月第一次探访时拍摄

& J 6 5座地宫坐北朝南,与地面建筑方向一致。地宫由门洞券、梓券和金券构成,有石门一道。各券都是石券。除金券为横券外,其余均为竖券(也有称j t q % c | 4 Q筒券的)D 7 b ~ $ O E , I。按道理,石门外应该有罩门券。因为罩门券的部位已被改造成了竖井,所以罩门券什么样,是砖券还是石券,从K d 0 Z现场上已看不出来。

但我们发现石门外东侧墙下脚是石制的须弥s r q ^ x ( ?座,刻仰伏莲花瓣。从这一点推测,应该a ` I % t有罩W l A门券,而且罩门券下脚刻须弥W | } 4 a m座是极为罕见的,在清代,即使是皇帝、皇后、皇妃地r l T宫,罩门券有这种规制的都极 H U ; ( V少。

康熙曾孙永晧陵墓被盗并且变储水井,深入后才发现地宫规模很大

恒敬郡王园寝的朝3 = ; g p J z山及一孔拱桥桥面  2009年8月第一次探访时拍摄

门楼楼顶用当地产的青石雕制而成,由于现在地宫入口的北侧井壁是在门楼顶部齐着瓦垅的下端往上砌的,所以看不到整个门楼的顶部,只能看到瓦垅的勾头和滴水。该门楼共有瓦Z 8 ( e ! r [垅21条$ * I p V,有勾头(瓦当)21个,W C 2 w有滴水22个。每个勾头上的瓦当上雕刻荷花图案。滴水下的! _ [ 1 E @冰盘檐上没有雕刻图案。

康熙曾孙永晧陵墓被盗并且变储水井,深入后才发现地宫规模很大

被破坏的左扇石门

门口面阔(两门框之间_ W o R距离)202.5厘米。左右门框和上门槛都是石制的c u # ;。上门槛和门楼楼顶及门簪用一块石C V D 4 X料制成。有门簪4个。每个门簪上由东到西依次分别雕刻牡丹花、荷花、菊花和梅花,寓意春、夏、秋、冬四季。门簪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将上门槛后面的门管扇贯穿起来,起到固定门管扇的作用。二是起装饰作用。据我多年的经验,只有皇家的门簪} , B s {才有4个,老百姓w 2 U d E只能有2个。门管扇也是石制的。石门为青白石质G , w r = 2 E O,高262* B v A 8 k ~| Y F [ ` y B米,宽126厘米,门外边厚18 厘米,门轴这侧厚25 厘米。每扇石门上有兽面衔环铺首。其余均x A D 2 R L A 6 /为光6 i b素。

康熙曾孙永晧陵墓被盗并且变储水井,深入后才发现地宫规模很大

刻梅花的门簪

左扇石门的右上) b m O角被凿掉,很明显是当年盗墓者所为I j F y [ + z _,他们是从这里凿坏石门进入地宫的l T * _ 1 # ^ 。门洞券面阔n c W A L A K $264.5 厘米,进深145厘米。梓券相当于门洞券的北口,只不过没有门扇。已开放的乾隆帝y ; – b H P的纯惠皇贵妃地宫和容G D P $ R B妃(香妃)地宫都设有梓券。K M , l但她们的梓券的进深只有81厘米,而永晧地宫的梓券进深竟有 176 厘米,比门洞券的进深还长31厘米。我所探察过的几座亲王、郡王、贝勒的地宫都没有梓券。这是迄今f * & 4为止发现的唯一有梓券的陪葬墓地宫。

上一篇

这位高寿王爷是康熙之子,活到乾隆后期,葬于清东陵附近

下一篇

15世纪明代的先农坛井亭设计,堪比17世纪欧洲的都灵圣裹尸布教堂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