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国内为啥不用繁体字,而用简体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国内为啥不用繁体字,而用简体字?
收藏 0 0

国内为啥不用繁体字,而用简体字?

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争论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网络上,有一些人认为舍弃繁体字不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另一方则认为简体字有利于普通人学习生活。那么中国为何要废弃繁体字而整出简体字呢?

晚清民国时期普通人基本不识字,识字率很低h 5 –,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学习机会,学习成本也太高。因此自从民国时期起就开始搞简体字了。在建国初期的50、60年代政府曾h ` A Q举办了很多识字速成班、扫盲班来普及文化教育,这也反映了旧时代国人普遍低识字率的事实。

繁体字b y H V ( ; u在过去大多数是用于官府公文、文人作品、经典古籍等层面,普通人在实际生活中则大多使用不同程度y T h简化了的字,这也被成为俗体字。

除了民众识字率低下,素质较B o ? s w H Q c )低的原因外。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激进思想E ~ H 2 ;,认为繁体字代表一种落后、愚昧的专制象征,不利于民族国家的教育文化发展,因此要实现汉字的拉丁化。在这方面,鲁迅先生、胡适都是大力提倡者。正是中西文化剧烈的碰撞刺激了知识Y ( d Y V N 2 9 ~分子开始_ l ` W M ^ E l反思本国的文化传统,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白话文运动更加深入人心,繁体字显然被逐步取代。

需要指出的是,简化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民国到新中国也经历了多次讨论。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随后的1920年2月1日,钱2 4 h h w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w 6 A ^ Q , p字笔画的提议》一文。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陆费逵等教育文化界人士的呼吁推动了民国时期汉字简化运动的进行,也是简化从民间无意识到较大规模的一个转折。后来胡适、钱玄同等人也积极提倡,胡适曾说[ o . }“中国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惊人的文法革新$ q : 5 q g !,他们还做了一件同样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在胡适等人的推动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简化字的方案正式推出,但由于抗战和内战的耽搁,实质上简化字的适用范围9 – P V仍很有限。

建国后R 4 ; $在吴玉章、黎锦熙等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简化字运动蓬勃发展,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先后有了一简与二简,关于汉字的简化其实也是+ ; K i 5一种大的历史趋势。当然我认为学习古代文学历史等学科知识,有必要多学习了解繁H s o P A B * I体字的知识,但普通人并没必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学会书写辨认较复杂的繁体字。

总而言之繁体字的废弃与简化字的推广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大势所趋,顺应了社会经济需求与文化{ A ( J k _ X e教育的发展。其中出现的个别问题2 B g n 1 ; n @可以通过更正修改解决,因此网络上流传的关于人大代表提议恢复使用繁体字的说法在我看来并不可取,每个人只要有兴趣学繁体字也不难,但无必要强制要求,全面展开。只要熟悉汉字@ p } m | | y H x的简化历史也就不难作出自己清晰的选择了。

上一篇

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宋仁宗

下一篇

“双脚羊”五胡乱华吃人的记载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