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浅谈魏晋文化,魏晋之—名士风度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浅谈魏晋文化,魏晋之—名士风度
收藏 0 0

一提竹林七贤,都知道那是魏晋名士,其实魏晋名士除了竹林七贤还有建安名士、正史名士、二十四友、竟陵八友、中朝名士、八达等很多类型。其成分复杂,有在仕,有在野,有从文,有从武,有得志,有失意,有搔首弄姿,有蓬头垢面……但在这个追求个性,特立独行的时代,也有一些共同的风度,或者说形成了一些符号的特征,我们称之为魏晋风度。基本可以概括出这样几条:清谈、风神、放达、饮酒、服药、高隐

一、清谈

清谈在很多时候已经是魏晋思潮的代名词了。清谈是清议的发展,清议是通过对清流品行的褒扬,对宦官外戚腐败丑恶现象的嘲讽抨击来对抗当时的黑暗统治。由清议而开始了士人们高谈阔论之风,到了魏晋,谈论的内容不再限于现实政治,而是重在精神情操,如本和末、有和无、动和静、一和多、体和用、言和意、自然和名教这样一些抽象玄妙的题目。或一人主讲二人交锋,多多人辩论,超脱世情,别有意趣。清谈成为当时名士的主要风尚和交往方式。

浅谈魏晋文化,魏晋之---名士风度

魏晋风度

二、风神

风神就是风采神韵。士人谈论的内容从清议到清谈,从时政话题发展到了玄谈的同时,对人物的品鉴也从政治、使用角度发展到了一个审美的角度。《世说新语》中写夏侯玄“朗朗日月之入怀”,写卫玠“若明珠之在侧,朗然来照人”写杜弘治“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写王衍“出众人中,似珠玉在瓦石之间”写王羲之“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典型的名士不仅要是清谈高手,还要求风神之美,要求风貌、神态、声音的完美结合。卫玠风神之美,更是名闻遐迩,他到京师时,“”观者如堵墙”帅哥真是什么年代都受女子欢迎,以至于被人“看杀”英年早逝。

浅谈魏晋文化,魏晋之---名士风度

魏晋风度

三、放达

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有时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一种放达任性,洒脱自在。思想上离经叛道,行为上狂放不羁。因此,她们的许多行为,都显示出一种反抗时俗、任真自得的人格魅力。

四、饮酒和服药

饮酒和服药也是名士生活的重要内容。服药是指服五石散,五石散是以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五种矿物资配合其他原料合成的药物。由于配方的不同,它也有其他的很多名称。根据服用的方式,又称“寒食散”。

五石散原本好像是中医中以毒攻毒的方子,它本身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随着毒力的发作,产生了巨大的内热,按照一套烦琐的程序引导,将药中的毒力和热气散发,体内的疾病和毒素才会随着药的毒热一起散发出去。 当时道教鼓吹服食此药可以延寿成仙,而且服食此药也能使人面色红润,带来好的容颜外貌,符合名士对外观的要求,于是服食日众,成为时尚。就是一些不敢不愿服食者,也冒充服食,在外面伪装散发,闹出不少笑话。鲁迅曾将“药”和“酒”视为当时两个基本的现象,而以这两个现象来通贯构建魏晋风度。

浅谈魏晋文化,魏晋之---名士风度

魏晋风度

五、高隐

高隐,当时名士 “以高隐为贵”。谢万著《八贤论》以隐居不出仕为优,出去做官为劣。最初有些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为官。后来有些人因为不满时政,不愿与贪腐为伍,隐居山野。这种隐退成为一 种美德,也成为名士风度的一种表现。也有很多假隐士,只是把这作为做官的终南捷径。有诗云:“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家。”桓玄认为历代都有隐士,他主政时不能没有,便征聘名士皇甫谧六世孙皇甫希之为著作,但私下。给他钱,让他推迟不要接受,号曰“高士”,时人称之为“充隐”

魏晋名士风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那个时代的气质。无论后世评论魏晋形成的名士风度好与坏,它都代表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沉淀与进步。

《建安风骨与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魏晋南北朝史》

上一篇

频繁换主人,三国刘备凭什么被人称赞,这是重点画下来

下一篇

大明开国史记:攻上都遇春暴卒 ,征北元两路开花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