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拥兵百万的北宋为何不敌金国?浅谈造成“靖康之耻”的幕后黑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拥兵百万的北宋为何不敌金国?浅谈造成“靖康之耻”的幕后黑手
收藏 0 0

北宋素有文治盛世之称,陈寅恪先生也称赞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只可惜空有文治却无武功,以至于有了《靖康稗史笺证》 :“靖康稗史序 其二:中土祸患,至宋徽、钦而极,子息蕃衍,耻辱亦大,前史未有也”。史称靖康之耻!

——题记

拥兵百万的北宋为何不敌金国?浅谈造成“靖康之耻”的幕后黑手

北宋自建国初期实行宋太祖赵匡胤的“募兵制”开始,在此后九十年内,北宋政府的禁军和厢军数量开始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据《宋史·兵志(一)》所载北宋前期的四个皇帝先后统治期内,其各朝所眷养的禁军和厢军的数字是,太祖开宝年间,禁军和厢军总数为三十七万八千,太宗至道年间的禁军和厢军的总数为六十六万六千。

真宗天禧年间的禁军和厢军总数为九十一万二千,仁宗庆历年间二者总数为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王铚在《枢廷备检》中说道:

逮咸平西北边警之后,兵增至六十万。皇祐之初兵已一百四十万矣。

可见北宋规模如此之大的常备兵力编制到了宋徽宗时期,至少也应该在百万上下,可以说是兵力强盛。

拥兵百万的北宋为何不敌金国?浅谈造成“靖康之耻”的幕后黑手

只不过拥兵百万的北宋面对金国却很“怂”,宣和五年,宋金缔结海上之盟,联军灭辽,辽国平州守将张觉先降金国,又投宋朝。因此“得罪了”金国统帅完颜宗望,当即和北宋宣抚司交涉,“命令”他们交出张觉。看到金国人找上门来,宣抚司管事的王安中不敢拒绝,就地斩杀张觉,把他的头颅交给了金国。

宣和七年,金军南下,就在中山府沦陷的时候,宋徽宗直接吓昏了过去,醒来就要把皇位传给他儿子赵桓,而赵桓也不敢接手,听说他爹想让他当皇帝,赵桓竟然开始装疯,不肯接“亡国君”这个烫手山芋。只是架不住君命难违和群臣苦劝,他才勉为其难地继承大统,改元靖康。

完颜宗望在第二次的南侵战争中,一天就打下了滑州,三天就对汴梁形成了合围,眼见金兵对汴京的合围,宋徽宗、宋钦宗为了让北宋政权能够继续苟延残喘,于是以上万名宫廷、宗室和京城妇女为抵押品,明码标价地抵押给了金国,以换取暂时的安宁。

拥兵百万的北宋为何不敌金国?浅谈造成“靖康之耻”的幕后黑手

一个国家竟然沦落到了要用女人乞和的地步,最终被金兵攻破汴京造成靖康之耻,令人吃惊的是北宋所拥有的百万大军为什么不能保家卫国呢?其实造成这一切严重后果的幕后黑手正是北宋的“兵制”。

那么北宋的“兵制”是如何一步步造就这一切严重后果的呢?

一、“兵制”的缺陷造成士兵战斗力良莠不齐

北宋政权在沿袭晚唐五代以来的募兵制度时,把重点放在了”收养失职剽悍之人“方面,这些人一旦被招募入伍,就会终身“仰食于官”,即使在年纪大了,身体衰弱之后也不会被淘汰,成为了终身制的职业兵。

因此在募兵制实行到一定年限后,就不可避免地把一些老弱不堪战斗之兵和一些刚招募而来的年轻力壮者混杂在一起,到了临阵对敌之时,由于老弱之兵不敌对手,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士气,关于这一点,仁宗至和二年,知谏院范镇就在所上奏的《论益兵困民》的奏章中说道:

今河北、河东养兵三十余万五十年矣……就三十余万中,半皆老弱怯儒。老弱怯儒之人,遇敌则先自败亡,适所以为骁壮者之累。是骁壮者不可不拣练,而老弱怯儒者不可不抑去也。骁壮者不拣练则兵殆,老弱怯儒者不抑去则费广。费广则民罢,民罢则不自爱。养殆兵以卫不自爱之民,臣恐朝廷之忧不在塞外而在塞内也。

因此北宋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良莠不齐的战斗力影响了整个军队的士气,所以常常败于西夏、辽和金之手。

拥兵百万的北宋为何不敌金国?浅谈造成“靖康之耻”的幕后黑手

二、“兵制”中的更戍之制弊病重重

北宋王朝派遣禁军出外戍守,采用的是“更戍”之制,也就是大概每三年变更一次防地,达到“兵无常将,将无常兵”的效果,只不过这样实施了不久之后,其弊病就可以暴露了出来。

当宋太宗于雍熙三年第二次出兵北伐,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是大败而归,在端拱二年下诏要群臣上疏论列“御戎之策”,而户部郎中张洎在奏章中就举述了两年前战争失败的多种原因,其中一种为:

臣顷闻涿州之战,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以谦谨自任。未闻赏一效用,戮一叛命者。《续资治通鉴长编》

在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进入了长期军事相持状态,而历次战役总是宋军战败为多。陕西经略安抚判官田况针对兵败事件上奏《论兵策十四事》,其中第十事为:

主将用兵,非素抚而威临之,则上下不相附,指令不如意。……昨任福在庆州,藩汉渐各信服,士卒亦已谙练,一旦骤徙泾原,适值贼至,麾下队兵逐急差拨,诸军将校都不识面,势不得不陷覆。今请诸路将佐,非大故毋得轻换易,庶几责其成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二

上面的引文所述其大意也就是由于北宋“兵制”对将领和士兵的频繁调动,导致了打起仗来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往往因为不能配合默契而导致兵败。

拥兵百万的北宋为何不敌金国?浅谈造成“靖康之耻”的幕后黑手

三、北宋“兵制”的衰败

在北宋开国初期,将校对其所招募到的禁军还肯加以校阅,到了后来,屯驻在各地的禁军将校对所谓的校阅训练等事,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不肯认真执行,导致北宋的禁军就如同一群乌合之众,就像《谘目(二)》所说:

今诸营教习固不用心,事艺岂能精练?盖上不留意,则典军者亦不提辖,将校得以苟且,隳弛纪律,加以等级名分,往往不肯自异,至于人员(将校)与长行(士兵)交易饮博者多矣。如此则约束教令岂复听从?故出入无时,终日戏游廛市间,以鬻伎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习以成风,纵为矫情。

至于这些军人矫情到何种程度,就驻扎在汴京的禁军来说,欧阳修已经在《原弊》一文中有所阐述:

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

拥兵百万的北宋为何不敌金国?浅谈造成“靖康之耻”的幕后黑手

欧阳修画像

当时在汴京这种京师重地的军队都如此,就更别说那些在地方的军队了。

北宋的军队由于不完善的“兵制”从而开始积弱,到了靖康年间,纵然是有高达百万之众的军队,但大多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又怎么能抵挡的住金兵呢!因此最终造成那种极为耻辱的局面也在情理之中了。

上一篇

古代用纸糊窗户,就不怕淋雨吗?古人智慧超然,现代农村也在用

下一篇

曾经以高价拍下圆明园两兽首但拒绝付款的蔡铭超,看如今怎么样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