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此地90%是汉人,以中国人为骄傲,传承中华文化,但却不属于中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此地90%是汉人,以中国人为骄傲,传承中华文化,但却不属于中国
收藏 0 0

在中国云南和缅甸的交接地区,有一个叫果敢的地方,果敢位于缅甸与云南的交界处,面积只有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24万,可是这其中90%是汉人,虽然不说汉语,但是流通货币是人民币,通讯用的移动,那为什么他和中国相似却又不属于中国呢?他的历史还要追溯到350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

此地90%是汉人,以中国人为骄傲,传承中华文化,但却不属于中国

明朝灭亡后,朱由榔在一大批护卫的保护下,先是定都南京,后败逃到昆明建立“滇都”。但是一山不容二虎,清政权派遣吴三桂挥师南下,讨伐朱由榔,1658年,南明永历皇帝败退进入缅甸,吴三桂率领十万大军捉拿永历帝。缅甸国王迫于吴三桂的军势,不得不将永历帝交出。

此地90%是汉人,以中国人为骄傲,传承中华文化,但却不属于中国

永历帝死后,他的部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些人选择了归顺,有的人选择了逃亡内地,然而更多的人选择了留在缅甸的北部地区。他们抢占了土著人的地盘,建立了一个缩小版的封建王朝,渐渐崛起,成为缅北高原的一颗明珠,这就是果敢的前身。

此地90%是汉人,以中国人为骄傲,传承中华文化,但却不属于中国

多年过后,这些人的后裔人数多达十多万,这些后裔便开始帮助果敢的土司建立果敢的政府体系,完全沿用了中国的管理体系,这些华人也就成为了当地的统治者,他们的生活起居完全和明朝时期一样,而且很多人还是明朝王室的血统,他们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所以一直传承着中华文化。

此地90%是汉人,以中国人为骄傲,传承中华文化,但却不属于中国

但不久之后,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贡榜王朝,将其作为印度的一个省。缅北的土司纷纷投向英国,成为了英缅治下的土司。1897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果敢正式划归英属缅甸,生活在果敢的汉族也被迫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

此地90%是汉人,以中国人为骄傲,传承中华文化,但却不属于中国

再后来日军的残酷杀戮也一样在果敢上演,果敢人民从未屈服,一直在战斗着。最终这些南明遗民在日本投降之后,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在今天,果敢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影子,他们说汉语,大多自认汉族,保持着与云南边境汉族一样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删除!

上一篇

李元霸的师傅是谁?隋唐好汉李元霸是怎么死的?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