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为何中国不建诺亚方舟?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为何中国不建诺亚方舟?
收藏 0 0
为何中国不建诺亚方舟?

史前大洪水,就是发生在史前地球的北半球忽然大发洪水,洪流吞没了山河和平原,很多人惨遭劫难。对于史前这次大洪水在一些上古神话和早期宗教中有所记载,但是并未得到科学的验证。有人对此意见不一,千百年来饱受争议,根据一些记载,每个国家对于这次史前大洪水都有多记载,但是有一点非常令人疑惑,就是在面对史前大洪水的时候,西方靠建造诺亚方舟逃命,而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不建造诺亚方舟,这或许就是中国强大的秘诀。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全球为何只中国不建诺亚方舟?西方专家:这正是其一直强大的秘密

众所周知,面对史无前例的大洪水时,中西方应对的办法却截然相反。西方靠的是诺亚方舟,中国靠的是大禹治水。让人意外的是,就是这一微妙的不同,却让西方学者感慨:这就是中国一直强大的秘密,中国作为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并非偶然。

为何中国不建诺亚方舟?

在《圣经》、《古兰经》、《旧约》(以色列人的)等书籍中,都提及了欧洲和中亚人建立诺亚方舟躲避水灾。当时,上帝见世间堕落,于是就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但同时发现有一个叫诺亚的好人。

《圣经·创世纪》记载,耶和华神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并带着他的妻子、儿子(闪、含与 雅弗 )与媳妇。同时神也指示诺亚将牲畜与鸟类等动物带上方舟,且必须包括雌性与雄性。

中国人流传的却是“大禹治水”,没有神的身影,没有神的指示,只有世俗人类的努力。为了治理大水,大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经过大禹和华夏先民的辛苦努力,最终靠疏导的办法,成功治理水灾。

为何中国不建诺亚方舟?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gun)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当时,中国人先是“鲧”用堵的办法治水(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后来“鲧”的儿子“禹”用疏的办法治水,最终治水成功。

可以说,在面临“史前大洪水”时,几乎全世界都在使用诺亚方舟躲避洪水。于是,有西方学者产生疑问,全世界都在用诺亚方舟躲避水灾,为何中国人不仅不建,反而还去挑战洪水?

从技术条件等来说,公元前2000余年时,中国早已进入文明社会,并不落后于世界,如果中亚和西方能建造诺亚方舟,中国应该也不会差。但在中国古书上,却丝毫都没有“建造大船躲避洪水”的记载,说明当时中国人的确没有诺亚方舟的思维。

那么,中国人不建诺亚方舟,究竟透露出了什么文明密码?其实很简单,只要对比一下就能看到,面对史前大洪水时,西方是靠众神的帮助,中国是靠自己的努力,抗争大自然的灾难。而且,西方靠诺亚方舟很短时间躲过了大洪水,但中国是靠鲧和大禹父子两代人的抗争,才完成治水的目标。

为何中国不建诺亚方舟?

另外,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相当于偷了神的土壤,结果被天帝派祝融杀之,此后天帝挑选大禹继续治水。这就很有意思了,天帝一方面要治水,一方面却又不给予帮助,而是让人类自己治水。显然,从鲧的经历来看,透露的是自己去抗争,而不能指望神仙。

其实,如果仔细阅读中西方的神话故事,几乎都能看到这一点的区别。

西方的火是上帝赐予,中国的火是燧人氏钻木取火;各国的太阳都被崇拜,中国的太阳却遭遇“夸父逐日”和“后羿射日”……总而言之,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挑战天帝的刑天等等,但在西方神话中,却几乎永远是神的安排,神赐予了世间一切。

为何中国不建诺亚方舟?

可以说,每个文明的初期都是有神论,但唯独中华文明不畏不信神魔,这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深远。中国人面对困难时,往往会“与天斗、与地斗”的不屈不挠,陈胜吴广才敢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不是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西方起义少,中国起义多,也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有西方学者认为,不怕输、不畏神的抗争精神,和自力更生的发展精神,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也是中国人的信仰,让中国一直强大至今。

从三皇五帝一直至今,中国都在和世界上最顶尖的文明或国家争锋,这显然不是偶然现象。世界上出现文明古国时,中国有虞夏商周;欧洲有罗马帝国时,中国有秦汉帝国;中亚出现阿拉伯帝国时,中国有大唐帝国…….如今是和美国。总之,中国一直都在强国的牌桌上,但对手已经换了无数人!

上一篇

江西一古墓被发现,揭开海昏侯之谜,难怪海昏侯27天犯错一千件

下一篇

一位日本女藏家,用中国文物撑起了她私人博物馆的半壁江山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