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回曹魏前,曾在东吴被此人羞辱2次,这是为何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回曹魏前,曾在东吴被此人羞辱2次,这是为何
收藏 0 0

我们知道,曹操手下的将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任用,以曹氏、夏侯氏为将的宗亲将领;另一类是任用,以非曹氏、夏侯氏为将的外姓将领。在曹操到曹叡时期,曹魏的最高军事长官都是宗亲将领,比如夏侯惇、曹仁、曹休、曹真。外姓将领中不乏有战功卓著、能征惯战的人,其中以“五子良将”为代表,由于曹魏前期的用人策略,他们往往受制于宗亲将领。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回曹魏前,曾在东吴被此人羞辱2次,这是为何

曹仁

在五子良将中,于禁深受器重,官至左将军、假节钺。他是五子良将乃至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位假节钺的将领。可惜于禁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击败,并且投降了关羽。随后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于禁又落入了东吴手中。最后由于东吴同曹魏讲和,孙权将于禁又释放回了曹魏。

可见,于禁在东吴也待过一段时间。在东吴的这段时间中,他过得也并不舒服,曾被同一个人羞辱2次。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回曹魏前,曾在东吴被此人羞辱2次,这是为何

那个羞辱他的人叫虞翻,是一个罕见全才。他口才好,靠着一张嘴,帮孙策劝降了华歆,替吕蒙说降了荆州公安的傅士仁;他也有一定武艺,擅长使用长矛;而且懂得占卜,还会医术。并且体力还非常好,裴注《三国志》中记载,

翻能步行,日可三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

虞翻可以日行300里,三国时1里=432米,300里=129.6公里。假设一天步行6小时,时速是21.6 km/h。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也不过这个时速。虞翻一天以世界级运动员水准,可以跑上6个小时,3个全程马拉松。这是相当恐怖的,如果这个记载属实,那确实无人可及了。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回曹魏前,曾在东吴被此人羞辱2次,这是为何

虞翻

那么这个集学者、武人、医生、占卜师、运动员属性于一体的大拿,为什么要羞辱于禁呢?

首先,我们要看他对于禁做了什么。

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

意思是,孙权让于禁和自己并排走,虞翻斥责于禁“你个降将怎么敢和君主齐驱并进!”然后要用鞭子抽于禁。

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

于禁听音乐触景生情流泪了,虞翻说他是装可怜。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回曹魏前,曾在东吴被此人羞辱2次,这是为何

虞翻

可以看出来,虞翻就是看于禁不顺眼,各种语言上羞辱于禁。史料中,并没有他们存在过节的记载,那虞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性格使然

虞翻这个人虽然能力出众,但是为人处世过于锋芒。是一个典型的耿直boy,说话太直而且不给别人留情面,是他的性格使然。《三国志》中记载,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

虞翻经常向孙权直谏,这个和张昭有点像,结果也是一样,孙权不喜欢他。最后孙权把他流放去了交州。虞翻和他人也处不好,别人经常诽谤他。这也是他自身性格所致,说话太直,不受欢迎。所以心直口快、嘴巴毒的虞翻,对于禁说出不留情面的话也属于意料之中的事。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回曹魏前,曾在东吴被此人羞辱2次,这是为何

一视同仁

虞翻对于禁进行语言上的羞辱,也不算是针对,他对其他人也是言语毒辣。以下是《三国志》中的记载,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糜芳是一个降将,虞翻反复提及往事,揭他的伤疤,让糜芳无地自容。对待降将,本身就言语毒辣的虞翻,更加放飞自我。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回曹魏前,曾在东吴被此人羞辱2次,这是为何

虞翻

警示他人

在孙权打算把于禁遣回曹魏,虞翻建议把于禁直接斩了,他的理由是

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

在他看来,放于禁回去是放虎归山,斩了可以震慑有二心的人。由此可见,虞翻对于降将是存在偏见的。他之所以对降将言语羞辱,除了性格使然,也有警示他人的作用,通过自己的言行警示他人,降将虽然可以苟活,但是会造人屈辱,十分痛苦。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回曹魏前,曾在东吴被此人羞辱2次,这是为何

虞翻

​最后孙权并没有听虞翻的话,还是将于禁送回曹魏。可惜于禁在东吴受到屈辱后,回到曹魏继续受到了曹丕的羞辱,最后郁郁而终。

对于虞翻言语羞辱于禁的行为,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

上一篇

“铁人”王进喜的照片泄露了什么?真实性如何?

下一篇

汉字的起源,中国汉字的起源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