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名医,治病救人各有所长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名医,治病救人各有所长
收藏 0 0

第一:针灸之祖—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黄帝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我们的祖先。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名医,治病救人各有所长

第二:扁鹊

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少暤(昊)之墟曲阜(今山东曲阜)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名医,治病救人各有所长

第三:外科之祖—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名医,治病救人各有所长

第四:医圣—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名医,治病救人各有所长

第五:孙思邈(541年—682年)

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名医,治病救人各有所长

第六:李时珍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及湖广、安徽、河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拜各行业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药圣”。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名医,治病救人各有所长

上一篇

在中国有一支奇怪的家族“活金死刘”

下一篇

她才是历史上的知画,受尽永琪宠爱,五年狂生四子,却只成活一个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