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收藏 0 0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中国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古代中国为世界贡献诸多发明创造,包括:四大发明(造纸术、雕版印刷、指南针、火药)、地动仪、伞(现今所用,能张开收回的伞)、丝绸、瓷器、石油井、纸币、火柴、漆器、风筝、热气球、连弩及中国青铜器等等,而且在天文、数学、医药、机械、冶金、陶瓷、纺织、建筑等众多方面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先进成果。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和美国科学史家罗伯特·坦普尔所著的《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中列举了中国领先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多项创造发明。

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科学传统及技术传入并主导了中国,在清末的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及制度为基础,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拥护者冯桂芬主张接受欧美思想为主的学术,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中华民国时期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复合材料、电子技术、核技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在5G科技领域遥遥领先,是5G时代的引领者.

2.美国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自19世纪起,美国政府透过大量屠杀原住民,征服及购买等方法大力扩张领土,随着逐渐不断地承认扩张领地为新州份,至1848年时美国疆域已横跨整个北美大陆。19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内战,使曾经合法的奴隶制度得以终结。在19世纪末,美国已将其领土延伸到太平洋的夏威夷。美国经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自那时起也开始蓬勃发展。随后美西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势力进入加勒比海地区及太平洋西部;而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则奠定其作为一个全球性军事力量的基础。尽管在1930年代经历经济大萧条,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获得胜利之后崛起成为超级大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发出核武器,也是唯一一个曾将其投入实战的国家。战后美国与苏联进行了数十年冷战,顶峰时期的太空竞赛促使了人类第一次登月计划的成功。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上唯一超级强国。

二战以来,美国为电脑与互联网发展史上贡献至丰,包括二战中发明的电脑和初期的军事化应用,到今日以谷歌、微软、IBM、英特尔、苹果、惠普和戴尔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公司都为电脑和资讯化领域做出了巨大的革新和贡献。此外美国国防部创办的ARPA网也是网络技术的先驱。

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学者赢得了显著大量的诺贝尔奖,特别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充份彰显美国优越的研究环境以及对一流人才的磁吸能力。国立卫生研究院是美国生物医学的聚焦点,并已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使人类对肿瘤、阿兹海默病等疾病的治愈研究进入重要阶段。航空和航天研究的政府机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之类的私营企业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3.英国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成为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许多以前英联邦的移民前来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是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是世界的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强国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英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视、电脑和手机制造国。主要工业部门有:采矿、冶金、化工、电子电器、车辆、航空、航海、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和土木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国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产业。英制造业中纺织业最不景气,但电子、光学设备、人造纤维和化工,特别是制药行业仍保持雄厚实力。 因工业革命即启蒙于英国,故英国的工业法令在世界各地都能传闻。

4.日本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亦为七国集团成员,是世界先进国家之一,主要奠基于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巨幅增长。现时日本的科研能力、工业基础和制造业技术均位居世界前茅,并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2018年,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国际汇率可兑换成为40,800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则在44,000美元左右,人类发展指数亦在高组群行列

日本在全球百大创新力科研企业中占28个席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全国有约70万的科研人员,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300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三。日本在电子、手机通信、低耗能环保车、机械、工业用机器人、光学、化学、半导体和金属等多项领域具世界领先技术且屡获殊荣,并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各有11人、7人、5人获奖,自然科学三大奖(23人)人数为亚洲第一。此外,日本获得其他国际科学大奖的人数,也都是亚洲第一。其包括沃尔夫奖(科学类8人)、富兰克林奖章(12人)、拉斯克奖(7人)、盖尔德纳国际奖(13人)、罗伯·柯霍奖(11人)以及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6人)。

5.德国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德国是世界大国之一,其国内生产总值以国际汇率计居世界第四,以购买力评价计居世界第五。其诸多工业工程和科技部门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驰名的德国车厂、精密部件等,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德国为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国人也以热爱大自然闻名,都市绿化率极高,也是欧洲再生能源大国,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样板,除了强调环境保护与自然生态保育,在人为饲养活体的态度十分严谨,不但获得大量外汇和资讯优势,其动物保护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准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并提供免费大学教育,并具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体系,催生出拜尔等大药厂。

20世纪初至今德国共有10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爱因斯坦和普朗克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奠基者,德国在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优势明显。 德国拥有一整套结构完善、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科研体系。高等院校、独立研究机构、企业科研机构是德国科研体系的三大支柱。德国共有300余所大学及专科学院和众多独立科研机构,如马普学会拥有79个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协会拥有48个研究所,此外还有亥姆霍兹联合会、16个国家研究中心以及84个“蓝名单”科研机构。德国研究开发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之外还有企业、非盈利机构、高校、国外投资等,2013年共计797亿欧元,占德国国内生产毛额的2.84%。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每年颁予10名科学家或学术研究者,奖金最高为250万欧元,为世界上资助研究奖金最高者之一。德国目前重点科技领域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信息及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卫生、环保、新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海洋、地球科学、国防等.

6.韩国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韩国是20国集团和经合组织(OECD)成员之一、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东亚峰会的创始国,亦是亚洲四小龙和未来11国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经济战略,推动了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缔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目前韩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国际汇率计算在世界排名第11,按相对购买力指标计算世界排名第1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27,600美元,名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发达国家名录

20世纪90年代,韩国开始成为世界半导体存储技术的领跑者,半导体也开始发展成为韩国最具竞争力和主导产业之一。1994年、1996年和2001年,韩国分别在世界上率先研发出256M、1G和4G的DRAM。2014年四季度,韩国在世界半导体DRAM市场的份额超过了70%,创下历史新高。韩国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两个DRAM生产商。2015年,三星电子又在世界率先开发出256GB V-Nand半导体。

7.以色列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根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数据,以色列人口于2019年已达到900万,为世界唯一的犹太人占多数国家,其中约75%为犹太裔,20.8%为阿拉伯裔,人数达177万(包括德鲁兹派和多数东耶路撒冷阿拉伯人)。

总计已有十二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裔人曾获得诺贝尔奖。包括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生物学家阿龙·切哈诺沃和阿夫拉姆·赫什科,共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晶体学家阿达·约纳特,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材料学家丹·舍特曼;共同获得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政治家梅纳赫姆·贝京,共同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政治家伊扎克·拉宾和希蒙·佩雷斯;共同获得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共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以色列裔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共同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以美双重国籍经济学家罗伯特·约翰·奥曼。

以色列出产的学术论文数量就人口来算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平均10,000人里有109篇。以色列的专利权申请档案数量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研究和开发(R&D)花费指数上,以色列是第三高的国家,在科技准备(产业界在R&D上的花费、科研社群的创造力、个人电脑和网络覆盖率)上则是第八,在科技创新上是第十一,高科技出口总额上是第十六。

8.法国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法国不仅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亦是欧盟始创国。该国国防预算金额为全球第5至6位,并拥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贮备量。法国为发达国家,其GDP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系,具备世界第十大购买力,并拥有全球第二大专属经济区;若以家庭总财富作计算,该国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国国民享有高生活质素,在教育、预期寿命、民主自由、人类发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现,特别是医疗研发与应用水平长期盘据世界首位。其国内许多军备外销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欧盟人口第二多的成员。

法国是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现拥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贮备量,而且在民用核技术领域具有领军地位。法国于1965年通过钻石A型运载火箭发射其第一颗人造卫星阿斯泰利克斯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完全自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法国现为欧洲空间局的主要贡献者(参见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空中客车集团总部位于法国图卢兹,主要负责民用/军用飞行器以及通信系统、导弹、宇宙火箭、直升机、卫星和相关仪器的设计研发,其前身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由法国航空航天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航空航天公司和航空建造公司合并而成。1970年法国国有铁路公司法国国家铁路推出法国高速列车(TGV),2007年4月3日以574.8千米的时速创造轮轨列车的最快纪录。如今法国TGV网络同样负责西欧的铁路运输。

20世纪法国的著名科学家包括数学家兼物理学家昂利·庞加莱;物理学家亨利·贝可勒尔、保罗·朗之万、路易·德布罗意、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其中居里夫妇对于放射学的贡献卓著;病毒学家吕克·蒙塔尼耶,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发现者之一。截至2014年,法国有6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物理学奖13人、化学奖8人、生理学或医学奖13人),12人获得过菲尔兹奖。

9.意大利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意大利在欧洲及全球的军事、文化和外交事务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罗马则是世界上对于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机构,例如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全球在地论坛、世界粮食计划署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总部都设在罗马。意大利也拥有较高的教育指数、劳动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额。人均预期寿命排名世界第11位。医疗保健系统在200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评比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个全球化的国家。意大利的国家品牌价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艺术、科学和技术上拥有悠久的传统,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遗产,是拥有最多世界遗产的西方国家

意大利工业十分发达,生产技术较为先进,且规模庞大,为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与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小企业对意大利经济运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意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因而享有“中小企业王国”的美誉。意大利的年原油加工能力达1亿吨,有“欧洲炼油厂”之称。钢铁产量居欧洲第二位。塑料、托拉机、汽车、电力等工业的生产技术及规模均居世界前列。此外,意大利的制革、制鞋、纺织、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电子工业、造船、化工、军火等工业也相当发达。

10.俄罗斯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俄罗斯为世界大国之一,为认定的拥核国家,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G20、欧洲理事会、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欧安组织、世贸组织和金砖国家成员。它也是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领导者和欧亚经济联盟创始成员。俄罗斯亦是世界八大工业国之一.

俄罗斯军事实力,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最高统帅为俄罗斯联邦总统,俄罗斯武装力量由两大部分组成:国防部所属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隶属于强力部门其他军事力量和其他准军事力量。俄罗斯有全世界规模最庞大的核武器库,根据其官方在2005年宣布的结果,核弹头数量为8547枚。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军队继承了苏军的80%军事力量。

世界十大科技强国

特别声明:以上图片,及部分资料均来自网络

上一篇

日军太平洋战争的第一次惨败,500美军用3炮台4飞机就击败了日军

下一篇

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的——上古文化揭秘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