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这父子是宋朝皇亲国戚,守边疆战死沙场,为何最后成了大家的笑话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这父子是宋朝皇亲国戚,守边疆战死沙场,为何最后成了大家的笑话
收藏 0 0

一、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结发妻子,贺氏却是福浅命薄,还未等到赵匡胤建立宋朝,公元958年就因病过世。2年后,赵匡胤登基,为了怀念这位结发妻子,追封贺氏为孝惠皇后。同时宋太祖对于贺氏的哥哥贺怀浦也给予优待,给予他高官厚禄,

可是这位贺怀浦却常心怀报国之志,喜欢戎马生涯,经常请求宋太祖允许他到边关做一员战将,为宋朝的江山能够奋勇杀敌,他的这种情绪也影响到了他的儿子贺令图。后来宋太祖过世,其弟宋太宗即位,雍熙三年,贺怀浦随大将杨业军北伐辽朝,可惜却不幸战死沙场。

这父子是宋朝皇亲国戚,守边疆战死沙场,为何最后成了大家的笑话

当贺怀浦战死的消息传到其子贺令图耳中时,他正任平州剌史,充幽州行营壕砦使,镇守宋朝北部的边关,这一消息更加刺激了他为父报仇的决心。他多次派遣间谍暗中刺探辽方虚实,积极训练手下所管的兵马,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战术思想,仗着他是皇亲国戚的身份,他多次前往开封面见宋太宗,向他陈述攻取燕云十六州的可能性,鼓励宋太宗发兵攻辽。

正当宋太宗再次决心攻辽的时候,贺令图又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当时的辽朝大将耶律逊宁,主动派人向贺令图示好,并向他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在辽朝不受重视,被人排挤,甚至被人陷害犯下大罪,希望贺令图能够给他一条生路,接受他的投降。不经意间,居然可以得到这样一位内应,贺令图自然是喜不胜收,也没有去辨别他的真伪,就相信了对方的话。

双方约定,雍熙三年冬天,耶律逊宁带人南下投降,贺令图前往接应。可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贺令图等来的不是耶律逊宁的投降,而是辽朝大军的南下侵扰。宋朝另一员大将刘廷让率军应敌,贺令图则是自告奋勇的愿做先锋。

这父子是宋朝皇亲国戚,守边疆战死沙场,为何最后成了大家的笑话

可是打先锋的贺令图却意外的发现,对方的先锋居然是那位要约好投降的耶律逊宁,贺令图又琢磨到是不是对方迫于压力,采取这种方式来投降。于是他派了一名使者前往辽军大帐,要求与耶律逊宁见一面,带他南归大宋。耶律逊宁自然是一口答应,不过条件是担心引起自己主将的怀疑,要求贺令图少带人马,双方会见。

这父子是宋朝皇亲国戚,守边疆战死沙场,为何最后成了大家的笑话

于是贺令图只带了十余名亲兵卫队就前往二人约定的场合,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耶律逊宁所设下的诈降计,早已设下了埋伏等着贺令图前来,并将其活捉,绑回辽朝后残忍杀死。

二、

短短的一年间,贺怀浦、贺令图先后死于边关,作为宋朝的皇亲国戚,这一对父子的表现就算不得到当时人们的奖赏,至少也不能招来是非。可是史书中却记载,“一岁中父子皆败,天下笑之”。这明明是尽忠报国,为什么要招来天下人的笑话?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不公平?

虽然贺令图死的有些令人遗憾,不过古往今来中对方诈降计的人也很多,这算不上一生的大污点,毕竟心急复仇,难免头脑发昏,中了对方的计策。至于其父亲更是跟随大将杨业战死沙场,完全可以让其他懦弱怕死的宋朝将领汗颜。

可见,当时应该是有一种舆论导向,故意引的当时人笑话这对父子,那起源自然是那位当朝皇帝宋太宗了。可是宋太宗又为何要这样做呢?毕竟官员奋勇杀敌应当是值得鼓励的,更何况是国家的外戚,难道不是更值得褒奖吗?

原来,这前朝皇后贺氏和宋太祖有一个儿子叫做赵德昭,宋太宗即位后,天下都希望让赵德昭继承宋太宗的皇位。赵德昭不是宋太宗的儿子,宋太宗自然心中不愿意,于是设计逼死了自己的这位侄子。而贺怀浦、贺令图父子俩作为赵德昭娘家的舅舅和哥哥,对于赵德昭的死,难免心中有些非议。所以如此来看,他们先后死去后,宋太宗刻意将他们塑造成笑柄,就变得很容易理解了。

上一篇

这名北宋将领违旨,残忍的屠杀投降士兵数万,却未受宋太祖谴责

下一篇

他的一次无意调遣帮赵匡胤建立了宋朝,此人却是先坑社稷后坑了爹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