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张载《西铭》——我们应该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又为何要爱陌生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张载《西铭》——我们应该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又为何要爱陌生人?
收藏 0 0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儒家如何解决终极问题”的文章,那篇文章中我们知道了宋朝要与北方争夺政权的正统地位,必须从文化上将其击败,也知道了在当时佛学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就是因为佛学有非常丰富的关于终极问题的解决方案,宋朝想要获得正统地位,必须在自己的文化中对“终极问题”进行解答。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终于迎来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在文中周敦颐对宇宙的形成与自然之道的来源做出了解答,也为大家阐述了阴阳的来源。今天我将通过张载的《西铭》再来看,儒学“终极问题”的解决方案。

张载《西铭》——我们应该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又为何要爱陌生人?

宋朝棘手的社会问题

宋朝是中国少有的重商主义王朝,经济非常发达,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当时北宋的都城人口有一百多万,工商业的高度发展带来的是人口流动,农村的人往县城聚集,县城的人又去小城市讨生活,小城市的人则纷纷到大城市打拼。

虽然宋朝时候不像现在那么夸张,不过也确实存在“都市丛林”,更严重的是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在欠发达地区依旧保持熟人社会与宗法结构的社会形态;在大都市里怎完全是一个“大社会”,谁与谁都不认识。

“小社会”靠的是人情,“大社会”靠契约。在契约精神没有普及的年代里,宋朝这个问题非常严峻,困扰着从上到下的知识分子。我们也都知道宋朝大的贪污案件很少,但是小官小吏的贪腐却是非常严重,他们主要为难的就是那些陌生人,我们看《水浒传》的时候就能有明显感受。

当然,“社会契约”这种奇怪的东西,在儒家系统里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我们可以做一个猜想,如果当时没有儒学的掺和,中国的“社会契约”搞不好也将孕育而生。儒学是起源于“周礼”框架下的宗法熟人社会,其思想内容总是含情脉脉,充满了人间温情。

张载《西铭》——我们应该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又为何要爱陌生人?

儒学不允许“社会契约”的出现,就是觉得它太没有人情味道了,异常冰冷,最后如果搞得“亲兄弟都要明算账”的时候,就实在是“天理不容”。

在战国时期就至少有三家学派提出与陌生人相处的办法,墨家的“兼爱”,法家的“依法”,儒家的“仁爱”互有所长,又互相补充,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系统就一直占主导地位,虽然在唐宋时期儒学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但是在如此严峻的社会问题面前,儒家依旧拿出“义不容辞”的气概,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出现使得儒家重新站在了学术顶端,将道家、佛家再次打压下去。

张载《西铭》——我们应该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又为何要爱陌生人?

我们应该如何与陌生人相处?我们凭什么爱陌生人?

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叫做张载,字子厚,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著名的横渠四句就是出自他的口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年轻的时候非常有“社会人”的气质,喜欢读兵书,就直接给当时的军区司令范仲淹上书要求带兵去灭了西夏。

范仲淹看了他的信后,只当是一个无知少年的年少轻狂,直接给他一封回信:让他好好回去读书,不要整天白日做梦。张载也确实听话,回到家后开始认真读书,除了儒学的书之外,还读了不少佛学、道学的典籍,这下张载更加不得了了,意气风发不惧艰辛准备直接去京城打拼。

张载《西铭》——我们应该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又为何要爱陌生人?

张载的京城之行并不顺利,他一到京城就遇到了程颐、程颢两兄弟,还邀约这两位学术界的泰山北斗进行《周易》的切磋,在论战结束后,张载顿时失去了信心,灰头土脸的坐在地上,坦白自己的学问不行,要跟二程学习,第二天就收拾包袱回陕西去了。

后来张载的作品很多,二程兄弟都不喜欢,非常看不惯。但是唯独对一篇叫做《西铭》的短文特别推崇,还说这篇文章非常有圣贤气象,已经达到了圣人的水平。

其实《西铭》不是一篇单独的文章,张载之前写过一本叫做《正蒙》的书,一共十七篇。《西铭》就是出自《正蒙》的最后一篇《乾称篇》。张载对这篇文章非常满意,就把它们抄录下来,贴在自己学堂的东西两面墙上,东面墙上的叫做《东铭》,西边墙上的叫做《西铭》。这两篇文章中《西铭》的名气最大,也写的最好。导致后来的儒生,把张载的其他文章都丢朝了一边,津津乐道的只有这篇《西铭》与上面说的“横渠四句”。

张载《西铭》——我们应该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又为何要爱陌生人?

《西铭》为什么这么神?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西铭》一开篇就是“天地父母”,非常有后世“黑社会”的感觉。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天是所有人的父亲,地是所有人的母亲。我们都是他们的孩子,生活在天地之间”。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解决“北宋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在没有“契约”的前提下,让陌生人与陌生人很好的相处。

张载说的很直白,“我们都是兄弟姐妹”,都是有宗法纽带关系的,虽然你来自广州,我来自陕西,都不重要,我们都是“天地会”的兄弟姐妹,就是这个“味道儿”。

很多人会说,这是一句空话。确实,除了“黑社会”组织以外,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没有做到过,但是有时候“学术”只是“学术”,我们看到的首先是他的正确性与理论性,其次才是他的实用价值,因为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能不能达成,谁都不敢保证,但是至少为普罗大众提供了一个前进和努力的方向,也正因为如此《西铭》才被奉为经典,代代流传。

张载《西铭》——我们应该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又为何要爱陌生人?

好了,今天的讲述到此结束。《西铭》这篇文章因为篇幅的关系,一篇文章实在难以讲完,在以后我还会对其进行讲解。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在北宋时期存在“小社会”与“大社会”的两极分化,原来的统治方法无法适应这种新的社会结构,各个学派都在极力提出解决方案;第二、张载的《西铭》提出“天地父母”的概念,是解决北宋社会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上一篇

永乐大帝与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恨情仇

下一篇

《庄子·逍遥游》第七讲—大瓠之种,不龟手之药,浮乎江湖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