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的主权问题,说说也不行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的主权问题,说说也不行吗?
收藏 0 0

我们先跳出当下的局限,客观的分析一下。

举例:

1939年,就在欧洲二战打响之前,在中国内蒙一个叫诺门坎的地方,日本和苏联发生激战。几个月打下来,日本损失19000人,而苏军一共损失了25655人,比日本多。装备方面,也是苏联的损失更大,飞机是2:1, 坦克和装甲车是4:1。所以,结果虽然是苏联胜了,但这个结果也是“惨胜如败”。

为啥这次苏联偏要打这么一场不计投入的恶战呢?

为什么不利用苏联广袤的土地和寒冷的冬天,把入侵之敌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此前拿破仑在俄国是这么败的,此后希特勒在俄国也是这么败的。

那个时代的日本,是一个贪婪成性的国家。这一点,我们中国人都懂。别忘了,诺门坎之战发生的1939年,日本正在中国做什么。

在日本内部,就出现了所谓的北上派和南下派的争论。

主张北上的是日本陆军,要北上打苏联。主张南下的是日本海军,要南下打东南亚。道理很简单,日本的国力,只能支持一个战略方向。

但是这个选择,海军和陆军在东京吵架是吵不出结果的,得看这两个战略方向,在现实中试探的效果。

说回诺门坎战争,为什么首先发难的是日本关东军呢?就是试探嘛。事实上,在中国,他们也是这么干的。无论是皇姑屯炸死张作霖,还是九一八事变,还是后来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在中国,从来都是如此。干点坏事,看看中国人的反应,要是有便宜占,就得寸进尺。

这个行为有点像科莫多巨蜥,体型最大的蜥蜴,但是它不像狮子那样捕杀猎物,而是是在猎物身上咬一个小口子,让对方流血,感染病毒,然后凭借长途追踪的能力,一直追一直追,一直等到猎物筋疲力尽,它才去吃。

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

当年的日本就是这样一头科莫多巨蜥,而且已经用这样的战术,把中国拖入了灾难。明白这个逻辑,你就知道斯大林,当时的苏联,为什么要在诺门坎这个地方、在这个时候,跟日本人狠狠打一仗了。日本不是要试探苏联的底线么?那就大兵压境,以远远超过战争需要的兵力,迎头痛打日本关东军,即使是要付出“惨胜如败”的代价,也要把苏联的硬边界清楚地划出来。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那种贪婪成性的恶人。怎么对付?

两个办法:第一是彻底把它打服。(如果你有这个实力)

第二是让他在第一次试探我们的时候,就遇到强大的阻力,也就是给他画出一道“硬边界”。

其实,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肆意为恶,前面一定有一段故事,叫“得寸进尺”。

多数时候一个反抗的眼神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你不做,硬边界不划,拖下去,也许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说白了,恶人之所以为恶,往往是我们的一时软弱驯化出来的,是惯出来的毛病。

上一篇

你们口中的伪摇滚,正是他们苦苦支撑着华语摇滚的半壁江山

下一篇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什么意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