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基辅罗斯的兴衰史:从第聂伯河的霸主到内讧分裂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基辅罗斯的兴衰史:从第聂伯河的霸主到内讧分裂
收藏 0 0

基辅罗斯的兴衰史:从第聂伯河的霸主到内讧分裂

一、基辅罗斯国家的建立

基辅罗斯是由诺曼人建立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

像西欧的日耳曼人一样,从公元6世纪初起,东欧的斯拉夫人也加入了民族大迁徙的行列,向拜占廷帝国进攻。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最后拜占o [ 1 e 1 | f J 7廷联合多瑙河中游的阿瓦尔人才打败了斯拉夫人的进攻6 n h。战争的结果,大批斯拉夫人留居拜占廷帝国境内的多瑙河以南和巴尔干半岛,他们以后建立了保加利亚王国和塞尔维亚公国,形成南斯拉夫人。居住在维斯瓦河流J C w 0 $ i /域的斯拉夫人以后建立古波兰国,波兰人和住在易北河上游的捷克人形成了西斯拉夫人。

至于斯拉夫人的东支(安特人)在被阿瓦尔人打败以后,从626年起,二百多年间东西方史料都不见记载。他? y 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实际上从多瑙河迁居到了第聂伯河流域。东斯拉夫人的这次迁徙,俄国最早的编年史《往年纪事》叫作“漂泊异乡”,此事在基伊三兄弟的传说中有所反映。基辅城据说C m j F K ; n就是基伊所建。

自此,东斯拉夫人自成独立部落体系。

当东斯拉夫人迁居到第聂伯河流域时,一支亚洲来的突厥游牧部落哈扎尔人也来到1 I / D 3 2 W y南俄草原,控制了黑. | $ s x l海北岸、顿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草原地带以及伏i X U –尔加河下游一带。8世P ~ C T纪中期,哈扎尔人征服了东斯拉夫人的许多部落,向其索贡。但是哈扎尔人在收其贡赋后,也向东斯拉夫人开放河道,不仅让其沿第聂伯河出黑海到拜占廷,而且还允其沿伏尔加河到哈扎尔人的都城–里海边的伊迪尔。

这样,东斯拉夫人迁居第聂伯河流域,产生了两个经济后果:其一,东* R . 8斯拉夫人与南方、东方即黑海、里海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起了森林商业的发展;其二,沿着第聂伯河、“瓦希之路”(从瓦良格; o c住地斯堪的纳维亚到希腊–拜占廷帝国的商路),兴起了一系列工商业城市,如基辅o U 1 e @ T J .、斯摩棱斯克、诺夫哥罗德、柳别契、波洛茨克。所以俄国大史学家瓦・奥・克柳+ V B 0 x切夫斯基把基辅罗斯称L [ 3作“第聂伯河、城– O _ z n 4市的、商业的罗斯”。

9世纪中,在9 S | H Q D ) z哈扎尔人之后来了另一支游牧部落佩切涅格人。他们打败了哈扎尔人,占据了南俄草原。佩切涅格人大肆抢劫东斯拉夫人的经商船队和城市。为了保卫城市和通商水路,这些工商业城市就开始武装起来。

大约也在9世纪s M ` ? H m中叶,斯堪的] | W K S + 6纳维亚半岛的诺曼人(7 u w . ^ [ LNortI = L j s d 2 ]hman北方日耳曼人)来到罗斯。他们被称作瓦良格人,也被称作罗斯人,罗斯的名称就是根据他们而来。这些瓦良格人有的来经商,有的被召募为雇佣军,保卫城市和商路,以对付佩切涅格人的侵袭。但这些外来的人们很快就去掉了通商伙伴或雇佣军的职能,而变成了统治者。9、10世纪0 k J在罗斯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瓦良格公国:诺夫哥罗德的留立克公国,白湖t 4 / H ~ t ; m #的西纽斯公国,伊兹波尔斯克的特鲁沃尔公国,基辅的阿斯科里德E l C公国。到10世纪初,瓦良格武装商人还占据了黑海沿岸,以至于黑海当时被阿拉伯人称作罗斯海,因为只有这些罗斯人才在黑海航行。

据《往年纪事》记载;应诺夫哥罗德贵6 z g {族的邀C ^ w ) c _请,瓦良格人酋长留立克兄弟率族人于862年来到诺城,平息了内讧,自称王公_ C j i | | c。两年后,他的两个兄弟先后死去,全部c ( F + 5权力归留立克。此时,瓦良格人| d O Z O B j ;已征服东斯拉夫人北部` v 2 y ( W群体。

留立克死后,其亲属奥列格即位(879~912年)。E X {882年,奥列格率兵南下征服h H ; _ B D基辅的阿斯科里德公国,随后征服东斯拉夫人西南群体和东南群体,形成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一般把882年看成是基辅罗斯的建国年代。

为何这样认为?基辅处于第聂伯河中游,森林与草原的交接处,是当时罗斯通商活动的汇集点,各地的商船都驶向这个城市。罗斯所有的商业城市在经济上都依附于基辅,因为C x k ] M基辅能破坏它们的通商活动,割断全国经济流通的大动脉,不放商船驶往第聂伯河下游到亚速海和黑海市场。所以,谁占有基辅,谁就掌握了罗斯商业的主要门户。同时,基辅又是国. ; 3 P f L – 3 I家抵抗草原敌人的主要前哨。要保证e E C I a Q商路通畅,尤其要保证第聂伯河在草原地带的畅行无阻,就需要把所有东斯拉O 4 b夫部落的力量联合起来,而诺夫F s &哥罗德建立的只是一个地方性的瓦良格公国。

基辅罗斯的兴衰史:从第聂伯河的霸主到内讧分裂

在基本统一罗斯后,基辅王公给各地委派自己的总督,这些人或是亲兵,或是儿子和亲属。总督也有自己的亲兵队,他们与基辅保留松散的J 4 ! I W 9 j 9 }联系,T b W l G g他们是这些地方的王公,而基辅王公是大公。

至此,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便形成了。这个国家是由瓦良格m u 0人、即诺曼人在征服了东斯拉夫人之后建立的,并且是以他们带来的W f 1 p a族名–罗斯来命名的。罗斯人最初只是指那些外来的统治阶级,但久而久之,随着这些? q ^ Z t ,罗斯人被众多的东斯拉夫人所同化,罗斯逐渐也就成为东斯拉夫人的专有名称了。到15世纪,罗斯人又分别发展成为俄罗斯、白俄罗斯、小俄罗斯(乌克兰)三大民族。这就是关于基辅罗斯国家起源的理论n d : V f ~ w k .–诺曼F + j z i z _ 2说。

也有一些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其实,诺曼人在东欧殖民b G u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9、10世纪正– n 7 Y Y x @ E是斯堪的纳维亚海盗在整个欧洲称雄的时代,东欧发生y a * T ( 8 9的事件在西欧也同样发生过。诺曼人911年曾在法国西北部沿海地区建立诺曼底w T ?公国,诺曼底公爵威廉1066年还曾渡海征服英格兰4 L f 3 D L ^ . /,建立了英国的诺曼底王朝(1066~1154年)。

二、巡行索贡与征战贸易

奥列格在基辅巩固自己的政权后,立即规定向V w ? ~ C 0 &东斯拉N @ ? # f – : H夫各部落征收贡税,一般Z = O i y . 0 D是实物税:兽皮、蜂蜜和蜂蜡。如何征收巡行索贡?10世纪中叶拜占# j ? b廷皇帝君士但丁?巴格良诺罗德内写的一篇文章中,描写了当时罗斯王公出/ e A I C R j P }巡时的生动情景:

一到11月,罗斯王公就带领所有的“罗斯人”即亲兵,从基辅出发到各小城,到东斯拉夫各部落的领土,在那里吃喝整个冬天,4月第聂伯v ) U ) 7 河冰雪融化后,才回航基辅。与此同时,缴纳了贡税的斯拉夫人,就在冬天砍伐树木,做成许多独木船,春天河流开冻后,沿第聂伯河及其支流浮运到基辅。他们把这些独木船拖到岸上,卖给罗斯人。这时D ! [ [ [ ` b } U罗斯人也回到基辅。罗斯人在所买的船装上帆和索,满载货物,于6月沿第聂伯河下航到维季切l 1 o – / [ k夫城,在那里等待数天,直到诺夫哥罗德、斯摩棱斯克、柳别契i 8 Z n + (、切尔尼戈夫、维/ * 7 j [ y d m什哥罗德等许多城市的商船聚1 D 集起来,然后一齐下航,出海到君士但丁堡。主要的商人是大公和王公,普通商人的船也跟在船队之后,以便在王公的护送队的掩护下到达帝都(君士但丁堡)。

这样,基辅王公所收的贡税同时又成了他经商的物资。他是王公,但仍和瓦良格人一样,是武装的商人。他和亲兵分享贡税,亲兵是他统治的工具,并且构成执政的阶级。冬天各处索贡,夏天出售一冬天搜刮到的东西。

基辅罗斯的贡税,养育着D a 0 ? : z c –对外贸易。B B E , s 9 e | ?但外贸需要海外市场,还需要保卫通往市场) Z z的商道,由此产生征战贸易。征战贸易的第一个B z O q u内容是向君士但丁堡进攻。从860年到1043年罗斯向君士但丁堡进攻了六次,进攻的原因,是罗斯想维持或恢复中断的通商关系,结果往往是签订商约。这种+ 6 g Q [ , j贸易主要是易货贸易,罗斯人* K & j用毛皮、蜂蜜、蜂蜡和奴隶换取绸缎、黄金、酒和蔬菜。值得一提的是,罗斯商人不用向拜占廷缴纳任何税款。

征战贸易的第二个内容是对付草原上的佩切涅格人。第聂伯河从维季切夫城往下有著名; A ! ( ` d .的石滩和险滩,石堆从{ o 7 M K E k此岸到彼1 x R s W岸把河面完全隔# k ( L A $ . 4断,称作石滩;如还留下船只往来的通道,就称为险滩。大的石滩当时有七个,到石滩时就造成很大麻烦,需要把货物卸下,把船拖过去,再重新把货物装上,而佩切涅格人就在这里等着……君士但丁在其叙述结束时指出,这是充满灾难和危险的痛苦航行。

佩切j t 0 d N Q涅格人不但阻塞草原上的罗斯通商水道,同时还不断侵袭罗斯的边境。佩切涅格人有八个汗国散布在第聂伯河下游两岸,每个汗国分成五个支系,还是据那位拜占廷皇帝君士但丁的考证,10世W ( g d纪中叶佩切涅格人就在距基辅领区一日路程的地方放牧。因此,保卫边境免受草原游牧民族的侵袭,就越来越成为基辅王公的主要活动。经过半个世纪的斗1 ? T ) l 争,到11世纪初,草原敌人距基辅就已有两日路程了。

对外贸易加强了罗斯与拜占廷的关系。988年,基辅王公弗拉基米尔(978~1015年)通过与拜占廷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结婚,加入希腊正教派的基督教。997年,弗拉基米尔在基辅设大主教区o G ,,下设$ H . M % I | C a许多主教区。大主教和主教都由希腊人担任,不过作礼拜时不用希腊语,而用斯拉夫语。9世纪时希腊传教士基利尔和3 * y e美多德就把圣经和祈祷文译成斯拉夫语,斯拉夫语的文字字母就由这兄弟俩根据希腊文字创造而成。

q X s & H受基督教是罗斯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基督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的宗教把罗斯与拜占廷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大批希腊籍神甫的到来,拜占廷文化涌入了罗斯:宗教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等等。雅M c 1 * 1 0 j 6罗斯拉夫时代(1019~1054)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建造得如此7 H Z 2富丽堂皇,可以说是罗斯拜占廷文化的代表作。罗斯的编年O s ( )史和文学作品也开始出+ q L s o T B u现。罗斯最早的编年史《往年纪事》l 4 ( * /就是模仿v G o = y拜占廷的年代纪,而后才形成自己编年史的体裁和风格。

基辅罗斯的兴衰史:从第聂伯河的霸主到内讧分裂

基辅罗斯各王公为了争夺人~ V % n L P * 8口而展开混战 对外贸] x ! T 5 : K /易是罗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早在10、11世纪,奴隶已成为罗斯商人对外输出的主要项目。10世纪的东方作家生动地描绘了罗斯商人在伏尔加河兜售奴隶的情景;他们一下船便在} y W X G !伏尔加河岸的市场上,在保加尔 u D ,城(不是多瑙河上s # F t R的保加尔,而是伏尔加河上的保加尔)或伊迪尔城里摆开长凳,摆上自己E L 7 %的活F 5 R ~ [商品–奴婢。罗J L L i # ? o斯商人还把奴隶带往拜占廷{ g e c H Q Q e 5,如果君士但丁堡的住户想买奴隶,那么他们就到罗斯商人的市场上去。对外贸易给罗斯带来了极大的财富,货币的流通数量很大。11、12世纪在基辅的大Q t c q M 7 { I城市中,不但王公、贵族,就是平民手里也掌握大量金银。一个外来的瓦良格富豪西蒙的儿子在当千人长时,为了给圣徒菲奥多西铸口棺材,捐了500磅银子,50镑金子。

11世纪是基辅罗斯的繁荣时期,上层居民的物质享受、文明程度和文化教养都比较高。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对基辅罗斯王公的星期日大宴都难以忘怀,直到近代奥洛涅Y 9 Q P q Y g茨和阿尔汉格斯克农民唱的壮士歌还在追忆这些宴会。11世纪的基辅王公还常常在宴会上以音乐款待宾客。当时的罗斯王公还懂外语,喜欢藏书与念书,热心提倡教育,设立学校,甚至设置希腊语、拉丁语课程。不仅是上层社会,就是在普通的市民中,识字的人也相当普遍。本世纪70年代在诺夫哥罗德发掘出土的11~13世纪的白桦皮文书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人们在桦树皮上写字,内容有私人信件、帐目、遗嘱、商业契约、学校作业之类。这些文书展现了e r o A在“商业的罗斯”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情景。

10世纪末以前,罗斯社会的统治阶级就居住地点与生活Q ! ^ W J ? `W e U G I H点来说都是城市性的。统治特权和对外贸易给这个阶级在生活上的好处如此之大,他们根本想不到去占有土地。到11世纪初,王公和大贵族的大地产出现了,军事征伐所获得的大量奴隶开始被应用于农业和私人地产中。随着私人大地产的发展,一些自由农民逐渐沦为债务农、雇农甚至奴隶。反映这种财产关系的法律文书–《罗斯法典》也出现了。在王公领地上有数以百计的奴仆在工作D y r S ` ? ? T {,有, N O G N数以千计的马匹在牧放,有数千g F & 6普特的蜂蜜,几十瓮酒。114n G T7年在基辅被杀的一个王公的庄子上,粮仓里堆有九百垛谷物。

基辅罗斯的繁荣,除过对外贸易的因素,其基础S { @ r } ? 5 Et % = _ N h w是建立在对广大城乡劳动者与奴H 8 Y h & B 3隶的沉重剥削和压榨上。

三、基s & ] V e辅罗斯的衰亡

雅罗斯拉l j Y夫1054年死后,罗斯由其五个儿子分治,封建混战在11世纪后半期连年不休。王公们苦于自己领地上人口稀少,总想以人为的办法增加} H B m X居民。最好的办法/ { 8 $是抓俘虏,由王公和亲兵瓜分,把俘虏变成奴隶,安置在私人地产上。王公们q : T ` d V {如此互相攻打,自由居民迅速减少。E g L + X z . I

内讧g F [ : ~不断,国势减弱,外患就严重了。

1036年雅罗斯拉夫人大败佩切涅格人之后,南俄草原? K t * )平静了一个时g a j期,但随后又来了更凶猛的波洛夫齐人。从12世纪中期,第聂伯河D i b Z中游及其支流人烟稀少,居h , _ 9 h y民都跑光了。在人口流出基辅的同时,经济衰落了。通货含银量下降,表明贵金属流入罗斯的渠道–商路阻塞。11世纪中期到12世纪初,罗斯货币格里夫纳的~ s Y含银量约为1/2磅,12世纪末13世纪初约为1/4磅,1230年诺夫哥罗德格里夫纳的含银量已不到1/8磅,说明对外贸易额由于波洛夫齐人的猖獗越来越小了。整个12世纪,王公们几乎年年带着部队从基辅出发,S 6 4 B u 2护送和出迎s w / P S U 2走希腊的5 k + O E (0 , X斯商人。到12世纪后半期,王公与亲兵T R v队已无力应付来自草原的侵袭,只求能将通过草原的通商航道保W Z / H v T c @持在/ c T T自己手里就行了。第聂伯河的衰落开始于12世纪,至1] = k3世纪二三e 8 O十年代蒙古人入侵而彻底衰败。1246年罗马教皇使节路过基辅到伏尔加河,基辅城已不足二百幢房屋。

人口哪里去了?

一支向西,深入加利奇和波兰方向。12世纪后半期在这里形成较强盛的加利奇–沃伦公国。

另一支向东北,向伏尔加河、奥卡河上游的苏兹达尔地区。1147年,开始知道有个莫斯科小城。这向东北的一支最为重要,他们在无力抵御外敌之后,从地处西南的第聂y M 2 q O G ^ A *伯河流域向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撤退,在俄罗斯中部的森; / c k & 6 Z林中安顿下来,开始更艰苦的伐林农业。但森林里这一呆就是二三百年。俄国大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称之为“伏尔加河上游的、封邑王公的、自由农业的罗斯”,这与第聂伯河的、城市的、商业的罗斯,形成明显的对照。

上一篇

从霸主沦为“欧洲病夫”: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变迁史

下一篇

莫卧儿帝国的黄昏:放松与示强互不相扰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