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晚清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沙俄煽风点火的结果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晚清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沙俄煽风点火的结果
收藏 0 0

清代,“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出现在官方文书中。“内蒙古”指的是内札萨克蒙古49旗,而“外蒙古”指的是外札萨克蒙古86旗,有时也指喀尔喀蒙古。

晚清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沙俄煽风点火的结果

清朝对外蒙古进行了有效的管辖。首先,它设立了库伦办事大臣。康熙三十年,编蒙古旗分佐领。三十一年,给各旗颁印信,印文满蒙两种文字,旗之上设盟。在乾隆十二年,向各盟长颁发所铸印信。不得不说,清朝显然总结了历代王朝的教训,对外蒙古的政策大体上是成功的。

晚清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沙俄煽风点火的结果

所谓的墪锁刑惩罚,是把犯人锁在一个狭窄的木箱里,除了头和手的轻微活动外,身体的其余部分几乎不能动。经过长时间的关押,囚犯们会筋疲力尽,饿死和累死,这是极其残忍酷刑。当时,这种酷刑是专门为女性囚犯设计的,而且屡试不爽。

晚清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沙俄煽风点火的结果

中俄在1727年签署的《恰克图界约》和《布连斯奇界约》,统称《布连斯奇条约》,确认蒙古属于清朝,但是沙俄获得了在外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特权。这两项条约的签署对外蒙古产生了惊人的影响。

晚清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沙俄煽风点火的结果

沙俄长期以来一直在关注外蒙古,各种势力也渗透其中。1854年,当时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叫嚣道:“如果中国发生政变,不应该允许中国新政府把权力扩张到蒙古。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应该受到俄国的保护。”显然,沙俄想把外蒙古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晚清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沙俄煽风点火的结果

在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许多条约都有与外蒙古有关的规定。在这些条约的保障下,沙俄在外蒙古地区非常活跃,积极鼓励外蒙古上层进行分裂和独立活动,一场外蒙古独立的历史大幕拉开了。

晚清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沙俄煽风点火的结果

1911年7月,突厥亲王杭达多尔济率团访问俄国,并得到俄国的军事支持。辛亥革命后,清朝逐渐瓦解。多尔济等人认为时机已经成熟。11月30日,俄、蒙军包围了库伦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武装,并送库伦办事大臣及随从押送出境。12月,外蒙古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政府。”

晚清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沙俄煽风点火的结果

1912年11月3日,俄国前驻华公使廓索维茨在库伦与“哲布尊丹巴政府”签署了所谓的《俄蒙协约专条》和《俄蒙协约》。主要内容是,俄国在外蒙古享有排他性商业地位。该条约没有提到中国在蒙古的主权,这引起了中国的强烈不满,因此向蒙古出兵势在必行。

晚清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沙俄煽风点火的结果

1919年11月7日,鉴于俄国内部的混乱,段祺瑞决定出兵外蒙古。派他的直系将领徐树铮带领部队进入外蒙古的库伦,扣押“内阁总理大臣”巴德玛·多尔济为人质,软禁活佛哲哲布尊丹巴,并否认《中俄声明》。在绝对权力面前,外蒙古废除了“自治独立。”

上一篇

历史名人合影,有的已经去世,有的风生水起

下一篇

康有为流亡海外,还创造了许多记录,花巨资购买小岛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