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收藏 0 0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大清帝国的江山在摇摇欲坠中获得了暂时的稳定。三年前,戊戌政变之后,大批保守派官员得势,帝国立场急剧右转,这些人把控了帝国的一切内政和外交。也正是载漪、刚毅、徐桐这些无知而愚蠢的保守派企图利用义和团民打击对手以巩固自身的地位,从而引发了外来的八国侵略。这种倒行逆施以两宫西狩、京师论陷、天下大乱、黎民遭殃为代价。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战后慈禧太后丢车保帅,为讨好洋人严惩守旧派大臣,光被列强列入“死亡名单”的大员就达170余人,加上战争中死亡的大小官吏,顽固派基本上被清除一空。为挽回民心巩固统治,慈禧表示:“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痛定思痛,慈禧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将顺应世界潮流,开明革新。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1901年1月尚在西安“西狩”的慈禧就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了道上谕,正式宣布启动变法革新。宣布除了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纲常伦理外,其它涉及制度层面的项目都可以因时因地调整革新。同时认为要突破洋务运动的眼界,汲取洋人制度的精华,稳健的逐步改革。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从1901年清廷下决心进行改革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历时十多年的清末新政最终以大清帝国的覆灭而结束,新政的失败使中国错失了和平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遂后陷入到连年军阀割据混战的状态下。反思这场改革的失败,让人感慨晚清国家的艰难,精英知识分子的骨气和良知以及最高统治者的顽冥不化与愚昧无知。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一 日俄战争——“立宪国无不胜,专制国无不败”,人心思变。

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的控制权而大打出手。战前保守派乐观的认为,俄国是君主专制,君掌大权,令出必行。日本是君主立宪,以权与民,士兵必各顾其命。因此,日本必败。立宪派认为,国家强弱不在大小而在精神。日本虽小,但精神蓬勃。俄国虽大,暮气沉沉,故而俄国必败。战争的结果大大的打了保守派一个响亮的耳光,同时也强烈了震撼了中国广大的士大夫和民众,使人们直观的感觉到只有抛弃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国家才有富强的希望。“昔者维新二字,为中国士大夫之口头禅,今者立宪二字,又为中国士大夫之口头禅”,“上至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准备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二 军机处——拒绝裁撒,新政失败的隐患初现。

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年间,当时主要是为了提高对西北用兵平叛的军事效率。它的设立也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标志。在这次改革中,中央实行责任内阁制,裁撤军机处是改革的关键。然而,1906年11月清政府公布的改革方案中虽然认可了责任内阁制,却并不同意裁撤军机处,而且认为“军机处为行政总汇,雍正年间本由内阁分设,取其近接内廷,每日入值承旨,办事较为密速,相承至今,尚无流弊,自毋庸复改”。满洲贵族也认为,“军机处废,大清终将不再为“我满洲人”所有。最后慈禧一句“军机处不议”的裁决而使士大夫们感到这种有名无实的改革太缺乏诚意了!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三 《钦定宪法大纲》——假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

1908年8月清廷公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这一部大纲是以日本明治宪法为蓝本而加以修定的。而日本明治宪法本身就是根据1871年德国宪法制定的,众所周之德国的1871年宪法的本质就是一部立宪是虚,专制是实。而《钦定宪法大纲》中规定的皇权比日本天皇的权力还大,臣民的权利却比日本臣民权利还小。这部钦定宪法的本质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清政府在立宪上一拖再拖,以至于人们普遍都看出来清廷立宪极其缺乏诚意,根本就是假立宪。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四 四次国会请愿运动——瘼视民意的代价就是自取灭亡。

没有国会钦定宪法就没有合法性。清政府此时面临着严重的“合法性危机”,却不愿意妥协。张謇是最比较温和的立宪首领,他给摄政王载沣上书《请速开国会建设责任内阁以图补救意见书》,力论必须先开国会。然而载沣却置若罔闻,毫不理睬。从1910年元月到11月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地方士绅,商人为主的立宪派先后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声势极其浩大,各界名流纷纷加入,运动影响遍及全国。然而以载沣为首的清廷却不以为然,以为有兵权在手,万事高枕无忧。熟不知,民意即公意,丧失民意,离覆亡就不远了。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五 当最后的汉臣相继“离场”——众叛亲离的满清王朝只有半口气了。

1901年晚清重臣李鸿章病逝后,政壇上的汉族大臣最具代表人物就剩下袁世凯和张之洞了。两人可谓晚清新政时期并峙的双峰巨擘。

张之洞,直隶南皮人,16岁就考中乡试解元,殿武高中探花,此时已历任封疆大吏二十余年,放眼大清帝国几乎无有与其匹者。

袁世凯,河南项城,在朝鲜任职时崭露头角,受到李鸿章、荣禄等大佬的赏识,受命编练新军等,一路扶摇直上1901年年仅43岁就接替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1908年11月慈禧和光绪先后病死,溥仪继位,摄政王载沣以袁世凯有足疾1909年1月2日将其开缺回籍,此举使汉人新军和部分立宪派对清政府极其不满,也加剧了他们的离心离德。再也没有汉人愿意替满洲亲贵卖命了。1909年张之洞突然去世,张的去世使中枢的领导力危机加剧,最重要的是朝失去了调停各方的元老。随着最后的汉臣相继离场,大清帝国也快走到了尽头。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六 皇族内阁——大清帝国覆亡的宣言书

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初五日,清廷颁布《内阁官制》,并公布第一届内阁名单:

内阁总理大臣: 庆亲王奕劻

内阁协理大臣: 那桐、徐世昌

外务大臣: 梁敦彦(邹嘉来暑理)

民政大臣: 善耆

度支大臣: 载泽

学务大臣: 唐景崇

陆军大臣: 荫昌

海军大臣: 载洵

司法大臣: 绍昌

农工商大臣: 溥伦

邮传大臣: 盛宣怀

理藩大臣: 寿耆

然而名单一公布舆论马上一片哗然,四个汉人,九个满人,不是权贵就是皇族,让汉人士大夫极其反感与失望。庆亲王、那桐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两次请载沣收回成命。但是载沣刚愎自用,拒绝收回。也许其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孰不知,违背民意,忽视主体民族的情绪,其焉能安然,天下凶凶已一成举火积薪之势。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一声枪响终于惊醒了睡梦中的摄政王,下罪己诏,废除皇族内阁,解除党禁,承诺尽快颁布宪法尽快组织内阁等等,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做得太晚了,没有任何效果。

清末新政——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根稻草

上一篇

高尔察克——一个爱国的科学家海军上将

下一篇

沙丘政变——烟销云散的帝国霸业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