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著名碑刻鉴藏学者黄永年,经手赵孟頫书法拓片等多件碑刻书法精品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著名碑刻鉴藏学者黄永年,经手赵孟頫书法拓片等多件碑刻书法精品
收藏 0 0

清代到晚近,传统学术发生了转变。业师黄永年曾指出,彼时一流学者需具备的学术能力包括“懂碑刻拓片,即碑刻学,可以写题跋”,而先生能通文史、碑拓以及书法篆刻。先生还将碑刻学研究与拓片收藏与碑刻史和文史研究联系起来。

著名碑刻鉴藏学者黄永年,经手赵孟頫书法拓片等多件碑刻书法精品

黄永年 网络图片

路工先生是国内著名版本收藏家,1979年,黄永年先生从路工处获得稀见的赵孟頫《佑圣观捐施题名记》拓片,流传有序,其上有周进、张政娘等题跋。先生再请启功过目并题跋:“启功获观:松雪书六体具工,真书尤见真实本领。丰碑巨碣、细字写经无不J ~ E t $ 8 * ] I精妙。惟B R o j 2 2寸内楷法之碑流传稍眇。此碑8 D .点画微瘦,且是镌碑刀法,见者疑为欧褚,乃知欧褚墨迹如经后世刻帖之法上石,必有诧为松雪者矣。永年先生命书管窥于后。己未春日,启功。”跋后钤有“启功稿本”朱文印。

著名碑刻鉴藏学者黄永年,经手赵孟頫书法拓片等多件碑刻书法精品

启功题签、巴蜀书H ] e t e社出版黄永年1 R U 2 9 0 X x藏赵孟頫《佑圣观捐施题名记》

后经巴蜀书社1989年12S ? ` r _ C e月作为“历代碑刻墨迹丛书”之一种影印出版,封面亦由启功题n @ v 8 P签,化身千百,以飨同好。出版后,先生曾题签送我一册欣赏。

著名碑刻鉴藏学者黄永年,经手赵孟頫书法拓片等多件碑刻书法精品

启功跋《佑圣观捐施题名记) z %

1986年先生为周绍良藏《石石定父子墓志》初拓本题跋:“昔周季木先生居贞草堂所多藏汉晋石刻,此石石定父子墓志尤为完美。先生取宋纸属良工谭荣久精拓,装册古香袭人,视真天水氈蜡,盖无多让。丙寅六月先生从子绍良尊兄自京中寄贻,去先生书写签文、燕诸公题志之年正一周甲。流光迅速,即在下; C U z之生于前一乙丑者,今亦成六十一龄人也,掩册凄然。七夕乞巧之节,江阴黄永年记于长安城南之心太平盦。”“石事迹略见贞观修新《晋书》怀帝纪、石勒载记。其时朝局6 ~ = C V f , U反覆,海宇鼎沸,诸王贵人多不获考终者。若者尚荷天子遣使,获表$ K L铭刻志墓,且越千六百岁,贞石重U – . 5 9 $ 6 _ [出,得为治司马朝旧史事者循览取资,抑大幸已。永年又记。”

著名碑刻鉴藏学者黄永年,经手赵孟頫书法拓片等多件碑刻书法精品

启功跋《佑圣观捐施题名记》

2000年,先生为赵君平所藏唐《徐浚墓志铭》题记:“君平先生以所得徐浚字孟江墓志见示。检《元! g / N V和姓纂》有洛州刺史徐峤之居会稽,生浩、浚、漪之文。今此志曰季弟浩撰,曰浚是州刺史讳峤之府君之元子。恂是证《姓纂》以^ l %峤之刺洛州并长浩次浚之误。又此志谓此徐之先东海郯人,因h t B L官家会稽,今居河洛。故此志出于偃师而其处复有徐浩墓碑,则《姓纂》仍居会稽亦欠允当。《姓纂》谓浩有子璹、现、玫。浩碑现所书,笔迹悉同浩书《不空和尚碑》,知彼时书风已贵腴美而薄瘦硬,不特徐氏家学如斯耳。庚辰立夏江阴黄永年记。”后钤白文印“江阴黄永年”朱文印“永年词翰”。

著名碑刻鉴藏学者黄永年,经手赵孟頫书法拓片等多件碑刻书法精品

黄永年撰《碑刻学a q & l s d k H m》讲义油印本# % z r L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朋友送给先生一方M B C唐人陈义的墓志原石,一直收藏在室。每次到先生家都能看到,石质坚韧,m ` ; ; G i I ! !泛着幽深的光泽。徐无闻先生来访时,曾请徐先生到家里槌拓了几张拓片。那时黄先生还住在小三室的房子,正是夏季,天很热,徐先生脱了衬衫只穿针织背心。拓的过程中因墨包不凑手,就脱下针织背心包上墨包光着膀子继续槌拓。i * 1 N Y _ – r H后来拓片送给了周绍良先生一张,编入《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

著名碑刻鉴藏学者黄永年,经手赵孟頫书法拓片等多件碑刻书法精品

刁遵墓志清拓本

先生晚年受弟子王其祎之约,整理了几篇重要的自藏碑拓鉴藏文章,以《E l u ] a ? 6碑贴丛谈》为总题,发在《碑林集刊》(三)上。分别讲述了乾隆以前旧拓《爨龙颜碑》、光绪初拓《刘怀民墓志》、传为褚遂良小字《阴符经》的宋刻宋拓本、赵孟頫书《佑圣观捐施题名记》道光原石亡佚前拓本的优劣及书法价值。这类文章虽发表的数量不多,但都是精品名拓且融涵先生的碑刻理论及鉴藏心得,故能探微发覆,一经刊布,胜义叠出,均可奉为阐述拓片收藏鉴别方法的精论。

内容整编自:陆三强《黄永年先生的碑刻学研究与拓片收藏》,《艺术品鉴》2019年10月。感谢《艺术品鉴》及作者提供资料,如有疑问请私信联系。

上一篇

碑刻的历史跨越碑体的材质,目前发现最早的碑是一块战国秦国木碑

下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所在:由寺庙发展而来,体现人与空间的美感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