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昭王征楚周朝由盛转衰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昭王征楚周朝由盛转衰
收藏 0 0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昭王征楚周朝由盛转衰

▲巫峡

昭王是大周朝的第四代君王,上承成康之治,可谓是王朝蒸蒸日上的时段。但到了昭王,却没能够继续这种向上的趋势。其实,就好像启之后,紧接着太康便失国失政。周和夏比起来,或许好一点;但和商比起来,又差一点,为什么呢?问题可能是出在丞相这个职位上。夏初没什么有名的丞相;但商有伊尹,伊尹之后又有伊陟,到了武丁再有傅说,就算是到了商纣之时,也有比干、箕子和微子“三仁”;周呢?先有姜太公,后有周公、召公,再来毕公,其中除姜太公外,都是王族子弟——比干、箕子、微子也是商的王族,而伊尹、傅说等,可都不是王族,傅说甚至本是一介奴隶。可见周的人才选拔制度,等级是非常森严的,他们的上升通道也非常狭窄。

这或许是楚国对中央心中不忿的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昭王征楚周朝由盛转衰

▲铜绿山遗址

楚国人本是华夏族一支,原在河南新郑一带聚居,但是因为商人的驱赶,这才逐渐南迁,先到达豫西南和陕东南,并于周初到达丹水和淅水交汇处,最终在荆山附近的丘陵平原定居下来。商末之时,鬻熊起兵灭商,被文王尊为老师和火师。至成王时,周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国始建。熊绎为“芈”姓,原字为“嬭”,楚地举国崇尚女性,算是保留了不少母系社会的影子。加之他们地处偏南,文化较之中原有些落后,所以周贵族们,往往将他们视为“蛮夷”,或许这才封其国君为子爵(是“公侯伯子爵”中地位最低的一等)。国君地位低,国家的地位便低。比如有些诸侯大会,楚君甚至连参加的权利都没有。一直受到冷落,应该是楚人不满周王室的另一大原因。

周初之时,一者周公、召公辅佐,二者“成康之治”国泰民安,三者楚国此时是南疆小国,无力抗周。但是到了昭王之时,形势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周朝从此由盛而衰。不是刚刚“成康之治”吗,怎么转瞬间就天翻地覆?大约还是黩武的贻害。

昭王继位后,并不想成为一个坐享其成的君王,也希望如先辈那样开疆拓土。恰好此时北方戎狄作乱,昭王便率军亲征。就在昭王北伐之际,南边的楚国也在不断壮大,渐渐尾大不掉。当北国平定之后,楚国已经开始不向周天子进贡,而且与之相邻的杨越控制了铜绿山铜基地,在青铜时代,这便像是扼住了周的命脉,令昭王如鲠在喉。周楚之战,看来在所难免。

昭王征楚周朝由盛转衰

不过,有一件非常值得忧虑的事情,便是昭王醉心于收集奇花仙草、珍禽异兽,不少佞臣投其所好,引以为升迁之道。周朝的贵族渐渐荒诞腐化起来,使得整个周王室也走起了下坡路。同期的楚国,却筚路蓝缕,并使国家不断富强起来。两相对比,或许已经可以知道战争的最后结果。为什么说“最后”呢?因为昭王前后共三次南征楚越,而且单论军事力量,周与楚比,俨然还是强大的。所以前两次都成功了,而且颇为顺利。

昭王十六年,周王亲率大军,带领过伯、鼒、某驭等,沿汉水东岸而下,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汉阳诸姬一路欢迎王师,并陆续地派军队参加王师,昭王所统领的人马越来越多,一路浩浩荡荡南下,所向无敌,一直打到长江之滨。为了重新夺回对江南铜矿的控制权,昭王毅然下令渡江。楚国无力招架,望风而逃。昭王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铜绿山,获取财宝铜材无数,并俘获不少奴隶,于是回都后铸器铭功。

占之容易,守之难,毕竟铜绿山与周都相隔甚远,大军无法长期驻扎。于是,昭王只好撤军回朝。谁想到,周师刚回到中原,楚人便立即又占领了铜绿山。昭王留下的少量驻军被击溃,出离铜绿山,侥幸逃过长江,却又遭到虎方阻击,逃回中原的则所剩无几。

昭王征楚周朝由盛转衰

刚刚凯旋,便又接到南国叛乱的消息,尤其是铜绿山,又落入了敌手。于是昭王立即决定,再次南征。一定要给叛周之人以颜色。此次,昭王命南宫为元帅,中为先锋。

于是中带领军队先视察汉阳,一是为大军开路,二是为昭王在邓国和曾国准备行宫。之后,中由邓国、鄝国、泛国、唐国、曾国,一直视察到江边。昭王和南宫领着大军随后跟进,先后击败了虎方和鄂方。中最先攻占鄂地并占领铜绿山。因为中的杰出表现,昭王赐以铜材和马匹。中于是铸器铭功,这些青铜礼器于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在安陆(今湖北孝感)出土,即有名的“安州六器”。

据安州六器铭文,以及对其他有关青铜器铭文的考察,昭王十九年第三次伐楚,开始的形势还是很好的。周王从唐国(今湖北随州北)出发,经过厉国、曾国依次向南顺利推进。为了壮大声势,昭王还派出使臣到长江中游的大小邦国,争取支持。昭王本人则率师沿江而上,直抵夔国边境(今湖北秭归)。

根据《左传》的记载,昭王当时准备渡江,却遇到了异常的天气,而且沿江百姓因为痛恨周人的骚扰,所以进献给周王的渡江船只都是用胶黏接船板而成。船下水后,遇到江中风浪,一拍即散。昭王和随从贵族祭公等,皆葬身鱼腹。不仅周王溺毙,而且周军还在此遭到楚军的绝地反击,最后“丧六师于汉水”,可谓全军覆没。

昭王死后,周人怕动摇军心,也怕各地诸侯乘丧作乱,便秘不发丧,直到回归镐京。从此,周再没有亲征江南,周王朝也就失去了对铜绿山的控制,无法获取到大量的铜矿资源,对一个依靠青铜器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周王朝从此由盛而衰。楚国不断坐大。

昭王征楚周朝由盛转衰

▲楚国青铜布币

昭王死后,穆王继位,他不仅像其父,喜欢四处征战,还发展了额外的喜好,即游山玩水,观赏各处的风土人情。据说他的行旅途中,常有故事发生。是好的故事,还是坏的故事呢?请看下篇:穆天子周游天下。

上一篇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为五帝

下一篇

周人的本土及其毗邻地区(八)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